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历史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关注“现代中国”——就《现代中国》的出刊访陈平原先生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1-28 14:00:53   


  没像你说的那么玄。我们的自我界定是:关注“现代中国”的人文研究集刊。如果包括社会科学的话,比如经济呀,法律呀,都弄进来,我们把握不准。谈“现代中国”,从晚清一直说到当下,大体上是这个范围。至于研究课题,虽然欣赏跨学科的论述,但不强求。只是目前的格局有缺陷,你一看就明白,中文系的力量太强了。以后会逐渐增加史学、哲学、教育、艺术等专业论文的比重。

  《现代中国》的稿件来源是怎样的呢?看第一、二辑,似乎是以北大为主。

  原先编辑部拟了个征稿启事,被我否决了。原因是我们的人力及篇幅有限,没能及时处理来稿,那样很对不起信任我们的作者。另外,这背后还有我的意图:办一个性格鲜明的的学术集刊,而不只是提供发表文章的园地。每辑都会约请校外志趣相近的朋友赐稿,也酌收个别自然来稿,但主打部分,依靠的是北大的同行。我相信北大有这样的学术实力。就像当年的《新青年》一样,不拒绝外稿,但希望保持明显的自家风貌。

  《现代中国》上的书评和“博士论文提要”都颇受赞扬,我记得《学人》是没有书评的。添设这两个栏目的意图是什么?

  《学人》不发书评,考虑的是出版周期,单就迅速推荐好书这一功能而言,半年刊无法与周刊或月刊竞争。《现代中国》之所以强调书评,每期评价近两年出版的十几本专业著述,带有推介性质,因而不管人家评过没评过。同时,我们想借此呈现自己的学术标准———从我们的角度出发,哪些书值得认真推荐。现在做的还很不理想,原因是好多专业人士不屑于或不擅长撰写学术性的书评。总的来说,这一栏还会加强。

  《现代中国》的“博士论文提要”,是否只放北大的?

  有人建议说也可以放一些其他大学的。目前的想法是只放北大一家。这个“提要”影响很大,好多国内外的学者都找来看,目的是借此了解北大学生的思路。最初的想法也是如此,不求别的,只希望展现这些论文的基本思路。开始也想弄其他大学的,但一着手就发现很麻烦,因国内各大学以“现代中国”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数量很多,无论如何取舍,都是顾此失彼。而且,按目前的篇幅,一年两辑,放北大的也就差不多了。这本来就带有史料性质,不是评比,更不是提供榜样,一旦选用别的大学,就有“话语霸权”的嫌疑。

  《现代中国》会采用时下学术期刊流行的匿名评审制吗?

  不会,也不敢。现在中国的学术杂志都标榜“匿名评审”,我们不搞。一是没那个人力与物力,不好意思追随潮流。另外,办报办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一是争取第一,即办成某领域内说一不二的“权威刊物”;一是特立独行,要求性格鲜明,且有明显的文化关怀———此乃《新青年》以降新文化人的思路。前者以学术水平为唯一标准,需要众多专家的公平鉴定,“匿名评审”可以杜绝滥竽充数者。后者的选稿标准,并不以学术水平为唯一指标———很可能采用虽不成熟,但很有冲击力的论文,而排斥学术水平很高,但志趣完全相反者。参与匿名评审的专家能保证稿件基本达标,但不会考虑集刊的整体风格是否明晰,有无自家面貌。我希望《现代中国》不仅仅是发表论文的园地,还能体现北大诸君的学术理想及文化追求,这样一来,我们不敢标榜“公正”。如此手工作坊式的操作,属于有泥土芳香且不太规则的“农业”,而不是标准明确且规模化生产的“工业”。

  您希望这个刊物面对什么样的阅读群体?发不发表当代作家作品的研究?

  集刊的拟想读者当然是专业研究者。只是由于这个学科本身的特点,也可能会有不少专业以外的人士感兴趣。至于发不发表当代中国作家的论述,取决于是否将其纳入大的历史视野中来考察。若是纳入,我们很欢迎。比如第三辑上就会发表戴锦华、张颐武、韩毓海、贺桂梅等关于当代传媒和社会文化的一组专论。


摘自《中华读书报》




上一页  [1] [2]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