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历史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中国人的历史意识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1-28 14:00:50   

  
  
  
  前几天看校样,读到韦庆远的一篇札记,考证明代黄册的流散,文中说清初黄册已成废纸,由官府按斤低价售卖。170万册一朝散尽,残存至今者极少。今天能见到的若干种都成了宝贝。类似的事从古到今不知发生过多少次,顾颉刚在〈中国辨伪史要略〉(《崔东璧遗书序》)“古人缺乏历史观念”一节中列举了从甲骨到民初卖八千麻袋内阁档案、蒙藏院档案售与贩子作包糖纸诸事,黄册散失又是一例。
    
  国人历来自诩重视历史,不过从现代史学的眼光来看,重视的只是成形的”史书“,并非原始”史料“,且有销毁“史料”的传统。中国历史上存在过大量的各种簿册、文书,可谓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但通过正常方式保存至今的只有清代的中央与个别地方官府的档案,且前者民初还险遭变卖。残存的少量明代档案也是因修〈明史〉而幸存。如今见到的早期的文书档案或出自垃圾堆(如西北的汉晋简),废弃品(长沙三国吴简、敦煌文书)、或因移作它用而遗存(吐鲁番文书),传世出于无意。有意放入墓葬中以求遗之后世的多为典籍或实用手册(日书、历谱),文书档案极少(凤凰山、尹湾汉简)。从汉代情况看,当时已有定期销毁文书的制度,除存档的”故事“外,绝大多数文书13年左右销毁一次(见〈汉代官文书制度〉),后代制度相去不会太远。”文书档案“与图书典籍不同,后者数千年历经”十厄“,不少亡于兵火;前者则多被主动销毁。另一方面,中国人又编撰了数量庞大的”史书“,举世无双,似乎在”史书“完成后前代的”史料“也就乏人问津,逐渐散毁,颇有得鱼忘筌之意。唐初保存次前代文书档案仍有不少,如《隋书·经籍志二》所载的前代“起居注”、“故事”、“仪注”等,待诸史问世后,”价值“消失,束之高阁,存亡与否也就无人关心了,能流传至今的寥寥无几,也非完帙。地方文书早就化为灰烬或移作它用而消失了。中国多数朝代是“史书”出,而“史料”亡。历代朝廷热衷于编史,意在“惩恶扬善”,道德评判的色彩浓重,“意识形态”的倾向明显,属于布洛赫所说的“有意的史料”,且体裁固定,无法全面传达时代信息。而属于“无意史料”的文书档案却被主动销毁,使后人难以真切地接触过去。传世的史书在一定意义上成为控制、引导和限制后人认识过去的工具,在实现编史的目的上,没有比这再好的办法了。
    
  相比之下,西欧人在近代以前史学萧条,却更乐于保存”史料“。现在可以看到不少9-10世纪的折叠式登记册,修道院的奴隶清单等,意大利梵蒂冈现存的系统教会档案至少始于13世纪,不然拉杜里无法完成〈蒙塔尤〉。与此相应,西方汉学家较之中国学者更重视“档案”,研究和利用明清、民国档案的洋人要远多于国人,成果也每每反响强烈,如黄宗智、孔飞力(PHILP COHN)的大作,这大概也是文化的遗传吧。
  


  摘自象牙塔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