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历史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命题评析1995年高考历史试卷分析与评价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06 03:25:45   

    由于今年的试题强调了对历史知识理解的考查,因此参考答案(含选择题的各选项)直接出自中学课本中 明确表述的内容进一步减少,所占分值不足70分,为全卷的46%。其中中国古代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取自中学课 本明确表述的内容有23.5分,占该部分全部答案的59%;中国近现代史有25.5分,占43%;世界近现代史有21分 ,占40%。这一情况表明,高考命题进一步摆脱了现行中学课本的束缚,试卷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比重大为增加 。
    另外,今年历史试卷在考查本学科内容时,注意了同相关学科如政治、地理等的联系和渗透。这甚至在最 不起眼的填空题里都有所体现。如第33题就是间接地考查了遵化和松江两地在地图中的位置,而历史课本里则 没有这个地图。再如第37题要求考生答出80年代非洲大陆尚未摆脱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两个地区纳米比亚和南 非,其中当代南非问题历史课本里根本没有涉及。
    三、关于能力考查的加强
    为了增强学科能力考查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今年的《考试说明》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考查要求重新作了较 为系统和明确的表述,归纳为“再认再现”、“材料处理”、“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4个方面共9条。依 据《考试说明》,今年的历史试卷调整了能力考查的结构并进一步增强了考查比重。
    表4 1995年历史试卷能力考查分析
    (附图 {图})
    在试卷中,着重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试题分值近40%,其中要求“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 概念和历史结论”的试题比重较大,占48.5分;要求“再认再现历史的阶级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的试 题内容近10分,这类试题在试题中的问题主要分布在选择、填空和问答题里,并且绝大多数都着重考查了对历 史知识的理解。如选择题:“下列关于‘地丁银’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 B.把丁 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 C.田赋和丁税均征收白银 D.按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问答 题:“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的类似之处”,等等。如果考生对这 些历史知识不理解,是无法正确回答问题的。
    在试卷中,着重考查“材料处理”方面能力的试题分值近40分,占全卷的1/4以上。其中只要求“阅读理解 历史材料”的试题分值有10分左右;要求“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 取有效信息”的试题分值有24分,占了较大比重;要求“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 说明、论证”的试题分值只有5分左右。值得肯定的是,试卷对“材料处理”的考查已经进一步冲破材料解析题 的单一形式,在选择题里有了较大扩展,并表现出较高的命题技术水平。如试卷的最后一道选择题:“十月革 命后,丘吉尔曾组织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苏俄;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主张‘给俄国和俄国人以一切可 能的援助’;1945年3月,他又发表了铁幕演说。这些表明 A.丘吉尔是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忠实卫士 B.资本 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结盟 C.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D.英国政府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立场 不断变化 ”。这个题目把对“材料处理”和“历史阐释”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层次地考查了历史学科能 力。
    试卷着重考查“历史阐释”方面能力的试题分值达53分,占全卷的35%。其中,着重考查“归纳、比较和概 括历史知识”的试题分值所占比重较大,有24.5分,这类试题或问题主要分布在单项选择题和问答题里,如选 择题“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 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疆固守疆界”和“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之处是 A.均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产物 B.初期均为美国所操纵 C.成员国都包括了所有大国D.都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都比较典型;着重考查 “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试题分值有16.5分,主要集中在问答题里 ;着重考查“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 展的规律”的试题分值有12分左右,主要体现在问答题和少数选择题里,材料解析题里也有一定的要求。
    关于“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试卷没能作出明确规定,“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史论结合”的要求虽然 在一些试题中有所体现,并渗透在知识和其他能力的考查之中,但在实际上无法保证试卷对文字表达能力进行 全面、有效的考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今年历史试卷明显增加了对历史知识、历史材料的理解、分析、综合、归纳、比 较、概括,甚至运用历史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考查,要求考查这些历史思维能力的试题分值超过全卷的3/4左 右。同时,注意降低各方面能力考查的层次,减少了高层次能力要求特别是理论要求的分值。这些情况反映了 命题专家良好的主观愿望,即在不断加强以历史思维为核心的学科能力考查的同时,适当降低理论层次,保持 适中的试题难度,以取得理想的测试效果。
    四、关于思想教育的渗透
    今年历史试卷在考查其学科德育功能,体现思想教育性方面,也注意突出了历史学科特点。许多试题不仅 注意在知识的考查中自觉渗透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优良文化传统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 育等,而且将这些教育内容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内容渗透到对学科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的考查之中,体现 了对考生思想认识水平和政治觉悟的深层次考查。关于这一点,在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里都有普遍反 映。例如,选择题“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最主要是因为 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 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和“1956年底 ,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 A.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 B.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开始进入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 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材料解析题第38题中的两问“应如何理解材料三(马克思语 录)的内容?”“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问答题第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 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等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