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历史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从教学《中华民国成立》谈课堂提问的设计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05 10:29:14   

过去,教师提的问题往往要追求一个标准答案,学生只要答出标准答案就是最棒的。其实,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所以教师设计问题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提问中,也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据此,在教学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前,我提出一个问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胜利果实落到袁世凯手中,有人认为辛亥革命胜利了,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你的看法如何?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认为成功了;有的学生认为失败了;有的学生认为,有成功的地方,有失败的地方。讨论中我不要求拘泥于教材,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我都予以肯定。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学生大胆地发表了个人的见解,较深刻的理解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认识到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以及给后人留下的深刻教训。

四、 提问应强调针对性。

《中华民国成立》这一课,有很多地方可以设问,如:1、为什么选举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2、为什么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什么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4、袁世凯在武昌起义后为什么能重掌清朝军政大权?5、西方列强为什么支持袁世凯?6、袁世凯是怎样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7、孙中山为什么会妥协?8、袁世凯为什么要在北京就职?9、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这些都是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但能不能在一堂课上将它们全部解决呢?当然不可能。多而散,是课堂提问的大敌,太多的问题凑在一起,必然会把主要问题淹没,只会起到混淆教学重点,模糊学生认识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吃透教材,抓住要害,提出少而精的问题,这就要求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就保留并精心设计,与重点难点无关痛痒的坚决删去。

《中华民国成立》重点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难点是: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针对这两个重点,我设计了:“孙中山没有参加武昌起义,但在选举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十七省代表有十六个选举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这是为什么?”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胜利果实落到袁世凯手中,有人认为辛亥革命胜利了,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你的看法如何?为什么?”针对两个难点我设计了:“民国总统与封建皇帝有何区别?”“孙中山奋斗了十几年,建立了中华民国,可是,胜利果实却落到袁世凯手中,这是为什么?”这样,我就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讨论、解决好几个关键问题。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信息交流的最重要的手段,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法。我们只有反复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情,精心巧妙设计,灵活创新操作,才能达到我们课堂提问的目的。

 

上一页  [1] [2]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