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历史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怎样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进行探究性学习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05 10:23:24   

课例:初一《我们的远古祖先》


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是学习者的主观感受。素质教育提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了解和重视学生的体验。体验也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历史学习内容具有过去性,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材料间接感知历史,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进行生动活泼的探究性学习,可以加深其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理解,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北京实验中学的王宏伟老师在《我们的远古祖先》一课教学中做了尝试。


一、总体设计


本课总体设计为学生对远古祖先的“拜访”。拜访就是要“亲眼”看一看远古祖先的活动(实际上是反映远古祖先活动的历史材料)。在教学设计上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即“拜访”的形式和内容。形式新颖、内容生动形象才能引起学生“发现”和探究的兴趣。本节课是这样设计的:


洞穴中的祖先———————→定居的祖先———————→传说中的祖先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河姆渡人的干栏式房屋    黄帝像


北京人用过的石器      半坡人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  尧、舜、禹的传说


动物骨化石上的黑迹     半坡人出土的骨制鱼叉和鱼钩


山顶洞人的骨针和“项链”  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炊具


二、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以教师给学生做“导游”,引导学生“拜访”的形式展开,有时是教师展示观察材料,提出问题让学生体验和探究,有时是学生自己上计算机操作,详细观察材料,三五个同学一起讨论,然后向大家提出自己的判断和见解。观察——体验与探究——交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习过程轻松、活泼。请看其中的几个片断:


片断一(大屏幕定格“洞穴中的祖先”)


……


师:在我们的祖先生活的洞穴中,还发现了一块黑乎乎的动物骨化石。大家仔细看看计算机上的图片,放大一些观察。推测一下,这动物骨化石为什么是黑的呢?


生1:是不是时间太久就变黑了?


师:大家看过恐龙化石吗?那时间更久啊,是黑成这个样子吗?


生2:我看像是烟熏火燎过的骨头。师:有道理!我们试一下,用火烧一块骨头。(计算机演示)


师:大家再想想,生活在几十万年前的祖先,怎么得到火呢?(学生纷纷猜测,略。)


师:再想像一下,我们的祖先用火都做些什么,这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学生纷纷抢答:野兽见了火就吓跑了;火能取暖、照亮山洞;烧过的野兽肉好吃、好消化,人就少生病;保管不好,火也会伤着人……)


师:我们的祖先北京人接受了大自然的赐与,使用火改善了他们的生存条件,加快了他们的进化过程。又过了几十万年,大约1万8千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这在人类进化史上可是了不起的进步啊!


片断二


(大屏幕定格“定居的祖先”)


师:大约五千至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由野外生存进化到定居生活,他们住上了房屋。大家观察一下这两幅图(用大屏幕展示),这都是根据遣迹复原的房屋。大家听清楚:一个是长江流域今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一个是黄河流域今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谁能区别出来?


生1:用木头支架起来的房屋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陷入地下一截的房屋是半坡原始居民的。(师指图插话:这叫干栏式,这叫半地穴式。)


师:说得对!能不能说说理由,凭什么做出这样的结论呢?体会一下,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那个地方,为什么要把房屋造成这样?


生1:假如我是河姆渡人,我想房子架起来能防潮,上面能通风,因为那地方潮湿。


生2:长江如果发水,水可以从下面流走。


生3:房子下面可以养鸡鸭猪什么的,我去过南方,看见现在还有这样的两层房屋。


师:看来大家想得挺周到的,很有道理。那我们再来研究一下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为什么建成半地穴式的呢?他们不怕潮啊?


生4:西安那个地方不是黄土高坡吗?干燥少雨,至少那个时代是不怎么下雨吧?不然半坡人也不敢这么造房子呀!师:那也犯不上非建成半地穴式呀,上来下去不方便,也怪黑暗的。再想想,你要是生活在那个时候,谁能说服你这样造房子?生5:我知道了,那地方冬天冷,半地穴式冬暖夏凉!


师:是吗?谁有这样的体验?想想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


(学生抢答:楼房的地下室,还有地铁,还有……)


师:看来同学们比我们的祖先更聪明了!不过我还有一个问题,从刚才咱们大家对南北两类远古建筑分析,大家能悟出什么道理?(学生怔了一下,开始交头接耳议论)


师:我给大家一个提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


(学生自由发言)


师:大家说得都有道理,概括起来就是:人要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片断三


(大屏幕展示:河姆渡出土的骨耜)


师:这是河姆渡出土的骨制器物,是用动物的肩胛骨加工而成的,长约20厘米。大家观察思考一下,它是干什么用的呢?


生1:像盛饭用的铲子。


师:(将图放大至原物大小)谁家盛饭用这么大的铲子?(学生笑)再说,这还有两个凿空的孔,盛东西会漏吧?(学生笑)


生2:可能是干活的工具,比如挖土什么的。


师:有道理,可远古祖先怎么用这个东西呢?仔细观察,再想想看。


生3:绑上一根木棍!师:那当然好用多了,我们试试?(用计算机演示,拖出一根木棍)怎么安上呢?


生4:那不是有两个孔吗?用绳子穿过去绑上。


师:真聪明!我们做做看。(用计算机演示)这就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用的骨耜,是一种翻地的工具。


师:河姆渡出土了好多这样的东西,半坡那里更多的是磨制的石器。这似乎也能说明点问题?假如你是位考古学家,会做出什么推论呢?


(学生议论,发言:南方土地湿软,用骨耜挖得动,用着省力;北方土地干硬,用这样的东西肯定不行,所以要锋利坚硬的石器。)


师:大家的推论有道理。对不对,可以回去做个实验试一试。


评析:本课有三个突出的特点:第一,学习方式新颖,趣味盎然。上课成了“拜访”,作为初一的孩子,他们兴奋不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让他们乐于学习并学得轻松愉悦,才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似乎成了远古时代的人,在那样的环境里亲自体验当时的生活,在理解问题的同时,也体会到祖先的智慧和淳朴的情感。第二,问题的启发性。苏格拉底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诞生。教师做导游解说,实际上是做一个学习的引导者和思维的激励者,通过一个个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探究。教师“把问题置于某种条件中,并把各种问题置于未来的情景中,从而使学生能在答案和问题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问题的设计深入浅出,有的问题蕴含着对历史的独到见解,比如对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很有新意。第三,教师的语言亲切风趣。语言是思想的表达。亲切是对学生的一种态度,只有真正尊重学生的教师,才能平等民主和颜悦色地对待学生;风趣是教师睿智的表现,也是教师的教学艺术,在风趣的语言中,自然地流露出教师对学生关爱之情。




(摘自:《历史教学问题》2002年第2期)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