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地理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利用及其生态环境问题

来源:中国环境资源网  作者: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更新时间:2005-11-21 10:49:09   

4km2,而在 50~70 年代一般为 11~29.1×104m2[15]

  从沙尘暴发生的时间来看,一般多发生于 3~5 月间。根据前述可知,受人类活动影响,各内陆流域的水资源时空分配和水文情势已受控于流域人类生产活动,每年 3~6 月份中下游水量不断减少甚至断流的现象十分普遍。一般 3~6 月份是一年中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段。因此,流域水文状况的改变造成流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靠近沙漠边缘的流域尾闾区在 3~6 月间水资源严重短缺而旱化加剧的状况,正好与沙尘暴多发时段相吻合,且近 50 年来随中下游水量的不断减少,沙尘暴发生频率不断增大,反映了西北干旱区水土资源开发与沙尘暴灾害发生的密切相关性。

4 结论与讨论

  近 50 年来,各内陆流域人工绿洲发展迅速,灌溉耕地面积已达 377.59×104hm2,工农业经济平均增长 3.5 倍,这些发展是建立在水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基础上,现状地表径流利用率达到 57.9%~67.0%,水资源利用率达到 34.9%~72.0%。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和高效利用措施,长期以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严重的低效浪费和过度利用的不合理现象,产生一系列的水文和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河流下游水量持续减少,终端湖泊萎缩,水质恶化;许多小规模河流出山后即消失于人工渠道和水库,河道缩减,泉水削减,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众多平原湖泊干涸,植被生态体系衰败;水文情势的改变直接导致土地沙漠化和盐渍化,在流域中下游地区,沙漠化土地已达总土地面积的 40%~94%,在沙漠化扩展强烈地区,年递增速度已达 6.9%,强烈发展的沙漠化过程,不仅使可利用土地资源迅速减少,促使沙尘暴灾害发生频率迅速提高,破坏程度不断加剧,而且严重威胁流域中下游地区十分脆弱的人工绿洲的稳定与发展。

  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变化,有些是可以避免的,有些则不可避免,不应该片面强调保护,使生态系统回到低效能自然平衡中的观点是不切实际的,西北干旱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在于寻求干旱区天然绿洲向高效人工绿洲转化的合理途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西北干旱区脆弱的生态体系,水资源的开发对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有水是绿洲,无水是沙漠,水多盐渍化”。在水资源开发中,也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应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为优先的原则,以求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应按照“以水定地,以水定人口,以水定发展规模”的原则,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按照流域是一个完善的地表和地下水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的观点,统筹协调上、中、下游用水关系,农、林、牧、生态与工矿、城市用水关系,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的关系,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

  水是制约干旱区生态环境变化的关键因素,节约与高效化利用水资源和合理规划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坚持“资源节约型”发展方向,是解决西北干旱区流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在这方面国际上已有许多成功的例子,以同样处于干旱和极干旱荒漠区的以色列为例,水资源不足河西走廊区的 1/4,在高技术支撑下走节水、省水型农业发展道路,严格限制游牧,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呈现良性循环,这些成功的经验应该借鉴。坚持大力度封沙育林,建立完善的防护林网体系,对控制土地沙漠化有显著作用,塔里木河、黑河等流域中游地区出现沙漠化逆转就是例证。

参考文献

上一页  [1] [2] [3] [4] [5] [6]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