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政治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高中历史实施“问题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10 00:19:48   

生的质疑量比较少,质量也比较低。绝大多数同习惯问“什么是……;为什么不……”等材中没有交代清楚的问题,有的生甚至提不出问题,只是做了知识的整理(如:列出材中的标题)。这是因为生经过初中四年繁重的习,尤其是紧张的中考以后,已习惯死记硬背的习方式,对于新的习方法一下子很不适应。
  
  在这种情况下,师要有信心和耐心指导他们去会预习和质疑。我们备课组的全体师做到:第一,对生的问题(包括超出课本范围或过于简单的问题)都不直接的回绝,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肯定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第二,对提不出问题的生也不批评,转为老师提问,生回答,旨在引导生如何质疑。第三,及时抓住生思维中的火花,全班表扬,并分析问题的价值,进行具体指导。如2002届高一(1)班李元洋同,第一次预习时,他什么问题也提不出;第二次预习时,他提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既然反对斯图亚特王朝加强王权,但为什么能接受克伦威尔实行军事独裁”,师立即进行全班表扬,并指出这个问题好在不仅看到专制王权和军事独裁在形式上有类似之处,而且注意观察两者实质性的区别。在师的循循善诱下,生逐渐会了质疑。第四,对少数预习不认真的,“造假”的生,以假当真。正面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以后不再造假(当然不可能杜绝造假)。这一指导还是有效的,2002届高一在进校后不久的问卷调查中,65%的生能认真的阅读材,积极思考,提出问题;不预习、造假的生只占2—3%。
  
  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生自我思考、自我认识的能力逐步提高。问题数量多、质量高(如有些生甚至提出十几个问题),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生的思维产生了飞跃,生提问质量有了提高。
  
   1.思维的求异性。如对于十月革命,书上的评价是“一次成功的无产阶段革命”,生提问“现在的俄罗斯不是回到资本主义制度,是不是说明十月革命最后也还是没有改变俄国的命运。”尽管这个问题显得有些偏激,但它代表了生心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疑惑,那就是社会主义最终能不能战胜资本主义?也充分说明生们并不是简单的接受一些理论,而是敢于怀疑,论语中说“而不思则惘”,尽管这种思维有时略显稚嫩,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也是他们不唯书,求异思维的开始,只不过需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2.思维的深刻性:生能抓住材的重点和难点。在习日本的明治维新这一节时,生提“中国和日本同样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同样处于封建社会后期,同样进行了资产阶段改革,为什么中国戊戌变法失败了,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却成功了?”这个问题正好和本节的难点相吻合,生对于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动地发现材中隐含的知识点,也说明生思维已经具有一定深刻性。
  
   3.思维的准确性:生看到问题的本质。即我们平时常常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此类问题的代表有:“为什么封建残余较深的国家容易走上法西斯道路?”“为什么欧洲和中国相比进入封建社会慢的多,但却比中国首先发生资产阶段革命?”“为什么欧洲大国英国不是欧共体的最早成员国?”
  
   4.思维的迁移性:生的思维和问题逐渐向深层次迁移,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如:(1)“希特勒策动苏台德区自治和科索沃地区要求自治之间有什么区别?”(2)“德国和日本在战后经济都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而且法西斯势力近年来都出现了抬头的趋势,尤其是日本近年来的军费、自卫队的规模、数量以及其武器的数量、质量以及规格都在美国的扶植下保持一种不断上升的势头,而且不断叫嚣“中国威胁论”,是不是世界又面临着一战后同样的形势?世界会不会发生新的世界大战?”
  
  长期以来,生较习惯于由师的“授业”、“解惑”,因此“问题法”实行之初,有半数以上的生希望由师直接解答问题(注;见附调查问卷)。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提出问题仅仅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指导生主动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并从各种途径去探究答案,从而把握历史发展的特征、历史发展的本质,探求历史的发展规律才是更为重要的。
  
  各课组的老师,加强集体备课,对生的问题,围绕着目标筛选、整理、挖掘出生思维中的火花,精心设计。如2001届高一(7)班在习第二十四章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革命运动》时,有不少生提出“中共与国民党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政党,为什么能合作?如果没有蒋介石背叛革命,国共能否长期合作?中国是否会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成为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国家?”师从这个问题入手,组织。对前半个问题,分解出几个问题:
  
  (1)中共有没有合作的愿望?为什么?
  
  (2)国民党有没有合作的愿望?为什么?
  
  (3)国共两党性质不同,在当时有没有相近的目标?
  
  这样一层层地引导生去思考,去理解国共两党的合作对双方来说都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对后半个问题,让生自己讨论。生有的说,如果没有蒋介石两党会长期合作,国民革命会成功。有的说,不会长期后作,两党的最终目标不同。还有的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