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化学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化学学习中的思维障碍及克服方法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2-05 07:40:23   

  灵活迁移。应用是认知的最终目的。如何达到会用呢?这就需要学会迁移。通过自学接受新信息,通过联想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例如,NH与NO2能否发生反应,从课本中找不到任何依据,但通过思维,便能迅速迁移到反应可以发生的依据:
  H2S+SO2--S
  HCl+HClO--Cl2
  即同一非金属元素的正价化合物与负价化合物间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归中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由此可见,氢化亚铜与盐酸反应,能够放出一种气体,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CuH+HCl=H2↑+CuCl
  CuH中的H为-1价,HCl中的H为+1,放出的气体为0价的H2。氢元素间得失电子数相等,故生成物中的铜仍为亚铜。
  辩证思维。如盐类水解教学,先组织学生自己测定一组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溶液的pH如氯化钠、氯化铵、醋酸钠、碳酸氢钠、醋酸铵等溶液,要求记录结果。提出问题:某些盐的组成中既不含H也不含OH,为什么却表现出一定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与组成盐的离子间有什么关系?水的电离平衡为什么会打破?最终导致什么结果?氯化钠与醋酸铵水溶液都呈中性,其原因一样吗?经过逐一分析推断,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辩证性。
  发散思维。发散性思维的实质是迁移,举一反三是高水平的“发散”。发散性思维是学好化学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可以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来诱导学生思维发散。例如设计这样一题:一瓶硫酸,不知是浓是稀,如何把它鉴别出来?请尽可能多地提出方案。学生通过思考,会提出溶于水观察是否放热;与铜片反应;做滤纸的碳化反应;测密度;比较粘度;使胆矾脱水;稀硫酸与铁钉反应;中和滴定等等。通过解答这道题,使学生的思路拓宽了,思维的广阔性也得到了锻炼。
  创造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在新异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独特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力品质。一是思维方向灵活,善于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思考;二是思维过程灵活,从分析到综合,从综合到分析,全面灵活地进行综合分析;三是迁移能力强,能举一反三,进行发散式思维。例如,依据课本字面叙述,NO不能被NaOH溶液吸收,NO2不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但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原理,NO中+2价的N可与NO2中的+4价的N反应归中为+3价N:
  NO+NO2+2NaOH=2NaNO2+H2
  反过来,NO2中+4价N也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为+3价和+5价的N:
  2NO2+2NaOH=NaNO3+NaNO2+H2
  由此我们即可总结出一条创造性规律:在NO,NO2混合气体中,只要NO的物质的量不多于NO2的物质的量,混合气可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这不仅对处理硝酸厂尾气很有意义,还可用于指导解题。
  除上述各种思维方法外,还有直觉思维、求异思维、求同思维等思维方法和技巧,教师要因材施教,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摘自《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上一页  [1] [2]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阅览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