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物理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氢原子的电离能究竟从何而来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2 03:25:30   

  新编高中物理第三册(实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二十二章“量子论初步”一章课本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电子与静止的氢原子发生碰撞,刚好使这个氢原子电离,电子的动能是多少?

  此题参考书上给出的答案是:136eV.原因是: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能面,基态氢原子的能量为:-136eV,放电子的动能至少为136eV.这里,氢原子究竟怎样获得这些能量的呢?许多师认为:是碰撞中入射电子的动能,转移给了氢原子核外的电子,使该电子的动能增加,从而脱离氢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使氢原子发生电离的.并且把这种观点传授给了生,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1914年夫兰克(JFranck)和赫兹(GHertZ)在实验室用电子碰撞原子的方法,使后者从低能级被激发到高能级,它不但证明原子能级的存在,而且说明了利用碰撞可以使原子被激发,从而跃迁到较高的能级上.后来发现用其他的粒子与原子发生碰撞,也可以使原子被激发.粒子与原子发生碰撞时,如果只有粒子平移能量(即动能)的交换,也就是说,原子内部能量不变,这称为“弹性”碰撞,这时原子是不会被激发而跃迁的.当粒子与原子碰撞时,如果原子内部能量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粒子的平移能量和原子内部能量有转变,这称为“非弹性”碰撞.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有一部分平移能量转变为原子的内部能量,就有可能使原子被激发从而发生跃迁.夫兰克一赫兹实验中的情况就是这样发生的.由此可见,只有当粒子与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时,原子才有可能被激发,这时原子被激发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碰撞粒子的平移能量中转化为原子内部能量的部分.能量转化的越多,原子被激发到的能级越高,当原子获得的能量足够多时,原子即有可能发生电离.

  粒子与原子的碰撞,满足力上的动量和能量守恒原理.因此,碰撞中一般不会把全部的动能都转化为原子的内能的,碰撞后仍会保留一部分动能以满足动量守恒的关系.为了增加原子被激发的可能,碰撞中转化的能量越多越好,故当粒子与原子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时,动能转化为原子内部的能量最多,原子被电离的可能性最大.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