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英语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高中生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个调查及其启示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2 02:16:07   

生除了对评价手册的选材及难度持肯定态度外,对本书的题型设计也基本认可 (65.3% 认为“新颖”,30.3% 认为“一般”)。

而在目前国内大多数的语言测试中,阅读理解的题型设计大致相同。即在每篇短文后设置几个问题,每个问题后提供四个选项。目的是检测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但从实践中看出,所给选择的项目具有较强的个人主观色彩。同时,给了生盲目猜中的比率。这削弱了测试本身所要求的可信度。而评价手册中多样化的题型设计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不再是单一的客观选择题的组合,而是融选择、正误判断、简答等于一体,全面考察生逻辑思维及分析能力。在练习过程中,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并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本书练习中的 writing task 及 project 为生设计了真实的写作任务和语境。特别突出了阅读后续活动 (follow-up activities) 的重要性,再次强调了语言习中的语用目的。换句话说,本书很好地体现了写作与阅读的关系。可以说,写作是阅读的进一步深入,阅读又为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两者相互作用。然而,不得不指出的是,本次调查最后一个问题的结果却表明相当一部分的生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点,只有44.3%的生认为阅读与写作有非常大的关系,有 11.5% 的生认为两者毫无关系。

3.阅读策略

育的根本目标不仅仅是“什么”,更重要的应该是“如何”。中生应该形成适合自己习特点的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习需要不断地调整习策略。在阅读中,特别要强调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我们很多师在认识到这点的同时,却不知道哪些是有效的习方法,或者不知如何引导生运用这些方法,使得理论和实践相脱节。这导致我们很多生自发地形成了一些不一定有效的策略。这些策略很可能转化成习惯或不自主的行为,这对他们以后的习必然会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阅读是采取自下而上的模式(Bottom-up model),即先 ABC,再单词,而后是句子、段落、篇章,阅读就成为一种仅仅从文字中提取意义的单一过程了(程晓堂、郑敏,2002)。生容易养成逐字逐句的阅读习惯。从调查结果来看,有 21.3% 的生在阅读时,碰到生词会立即查字典,阅读效率较低。而在拿到不同的阅读材料时,有 50.8% 的生会从头到尾把材料逐句读完。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生在表面上似乎看懂了全文,但选项的正确率低的原因了。因为他们没能从总体上来把握文章的结构以及作者的写作风格。当然,我并不是说生的这些阅读策略是错误的,只是太单一、太僵化了。在调查中我们也欣喜地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生正逐渐会运用不同的策略。如遇到生词时,会主动跳过或尽量去猜测词义:对某些类型的材料(比如招聘广告等),能采取快速阅读方法,运用 skimming 或 scanning 等策略进行有效阅读。而评价手册正是要求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