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英语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高中英语新教材中的语法教学模式及评价策略──一节语法教学实验课的设计及反思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2 02:15:35   

师到最后会很失望地发现尽管已经费了好大的劲讲了一遍又一遍,考试结果还是那么差强人意,即使是单项选择题,也未必做得很好,就更别说写作了。对于少数习能力和自控能力强的生,这种方式往往给他们一种错觉,似乎熟记语法规则,会做单项选择题,就达到了语言习的目的,而实际上却没有形成真正使用语言的能力与信心。

另一种现象则提倡“淡化”语法,认为语法知识讲多了,就是应试育,就是不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就背离了语言习的本质。于是师在课堂上设置了各种任务和活动,让生在完成任务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觉使用目标语言,希望习者在这种轻松的体验式习模式下自然形成语言习得,从而避开语法规则的条条框框。其实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对于把英语作为外语来习的中国生来说,他们缺乏习得英语的语言环境,每天一节的英语课所提供的语言环境,少得不可能使他们像习得母语那样自然形成语感和习得语言。尽管上课过程是愉快的,但由于缺乏纲要式的归纳提炼,生在课堂上形成的短暂习得往往会逐渐淡化,而中生从其年龄特点来看,如果没有明确的指导,大部分还不具备把经验自觉提升为理论的能力。久而久之,就会有没到什么的感觉,各种语言现象模糊不清,因此缺乏使用的信心与勇气。从评价的角度来看,这种模式更注重对习者在实践过程中的发展性评价,尊重人在不同习环节中的表现,习者通过参与活动能不同程度获得使用语言带来的成功感,因而是更为科的,但由于习的最终目标不明确,习者无法肯定其评价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如果习者在终结性评价(如考试)中表现不佳,则会对之前的习过程产生怀疑和动摇。

2.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材的使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要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特别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生认知特点和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生基本语言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在方式上,新课标强调生在参与,实践,讨论,探究和合作中会用英语来表达,交流,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指出评价对于激励和促进习,促进个性发展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