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英语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英语英汉文化交叉问题的处理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1-30 10:54:41   

  

 山西晋城市二中 原文军  

世界上各国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的差异是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生活方式差异的反映。而正是这种差异决定着各民族的观念、思维方式、交际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这种差异在语言上的反映则体现为:语言规律的不同,语法概念和内含的不同,语序排列的不同,以及一些由某些特定文化背景导致的约定俗成的习惯表达方式的不同等。由此可见,处理好母语与外语的文化交叉问题在外语教学中实际上是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这门外语的问题,是关系到学习、理解和掌握这门语言的深度的问题。因此,处理好英语和汉语文化交叉问题对于新教材教学来说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文化与语言教学相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语言教学的同时,适时适度地深入到文化教学,即在语言中教文化,在文化中教语言,使二者经常相互转化,使学生取得对英语文化的认同,这样可使学生消除对英语格格不入的情绪和疏远感,促进学生转换脑筋,尽快进入英语世界,用英语进行思维。如果这种教学实践能随着教学目的的需要有计划地持久深入,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认识和体会就会日益丰富和加深,从而有助于他们从深层去理解和把握语言,避免生吞活剥,而且也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逻辑性。

例如,英国人和中国人对西风(west wind)和东风(east wind)的感受完全相反,因而在生活用语和课文中这两个词所表达的意思有着明显的地理文化差异。了解这一差异的学生在理解课文时就有思路畅通,反应敏捷,准确理解的优势。

又如,“I was put to bed whenever I did something wrong when I was a child.”学生们读到此句时,好多不理解be put to bed与后边的did something wrong之间的逻辑意义,还以为自己理解中出了错,有的甚至会认为be put to bed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故自己乱琢磨,结果徒劳无益。其实这里就包含着文化因素。在英美人的观念中,孩子做了错事,被大人安顿去睡觉,意味着剥夺了孩子自由玩耍的权利,这是对孩子的一种惩罚。

以上例子是英语内含的英美文化给中国学生学英语时造成困难的明显例证,这些困难对于没有英语学习经验或体验的人来说是没有心理准备的,因而是很难避免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把英美文化涉及的民族性格、处世观念、行为习惯等的教学融入语言教学中,使学生经常得到英语文化的刺激,从而真正形成英语交际能力。

二、思维培养与英语教学相结合

英语文化因素对学英语的中国学生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反映在英语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上。英国人的思维方式显然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大不相同。它在语言上的一大体现是英语的句子结构和汉语有很大的不同。英语单句的主要成分往往很紧凑地排列在一起,而将修饰性成分置于句子的前后。它的主从句中,一个主句往往可携带大量的从句,而从句中还可有主从句,但由于连接词、关系词的纽带作用,仍然使句子条理清楚,脉络分明,犹如参天大树,枝叶横生。而汉语句子则是基本成分与修饰成份交叉排列。这一现象导致早已形成汉语定势的中国学生学英语时常常感到杂乱无序,顾此失彼,不能适应英语句法或适应起来很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多层次、多侧面、多种方式,通过大量的情景交际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英国人的思维方式,尽早形成英语思维外壳。久而久之,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英语学习所需要的自然状态,养成较熟练的思维习惯,形成瞬间条件反射,从而使学习富有情趣,使学生乐学,形成自学能力,减轻机械记忆的负担,避免教师死教,学生死学,最终让学生对英语望而生畏,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的不良后果。而一旦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上升到思维严谨的高度,那么,他们就会较容易地从宏观上悟透语言的本质。这样,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时态,定语从句,倒装结构,虚拟语气和众多的英语成语时,就不只是学习语言知识了,而是在真正的学习语言了。同时,原本显得枯燥难懂,繁杂多变,捉摸不定的语言规律和结构方式,也就简单易学了。

总之,将语言实践和文化因素教学相揉合,通过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质的输入,处理好新教材中英汉文化交叉问题,教会学生从英语文化高度来学习英语,情景和功能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交际目的也会易于实现。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教材改革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学与管理》1999年第2期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阅览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