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数学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1 03:53:55   

摘要:“问题解决”所追求的是中对生人格发展的长期隐性的效应.运用“问题解决”进行数,能启发生积极思维,充分调动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求知欲.“问题解决”的数结构分四个基本环节:具体问题数化 ;数材料逻辑化 ; 逻辑知识应用化 ;课题习反思化 。

关键词:问题解决、建构主义、问题情境

一、“问题解决”的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数师协会在 《关于行动的议程》中提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为校数育的核心”起,关于“问题解决”的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重视。在我国,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问题解决对传统观念、方式甚至评价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数育工作者纷纷对“问题解决”的积极倡导和探索,认为“以问题解决为主导”是改革我国数育的突破口,将对数育与数习、对改善数差生、对中考高考试题的改革等显示出它应有的威力。山东省临沂师范院提出了“问题解决”的研究课题,并成为原国家委“师范育科研课题”.该课题于1996年7月启动。我于三年前看了该院李红婷老师的相关文章以及该院课题组“问题解决”的实验报告后,在高2004级我任课的班级中,按照自己的认识,运用现代育理论“数问题解决”,以培养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质量为目标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并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好的成绩。

二、“问题解决”的主要理论依据

“问题解决”的研究是从方法的改革入手的。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寻找一种模式,能让生充分思考,并在思考的基础上主动作答。马赫穆托夫(前苏联育科院院土)的《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给我们提供了思路.他关于创建问题情境、对话设计、“问题”的组织等思想,指导我们构建了“问题解决”。 师通过问题设计或认识性作业,引导生围绕问题展开习活动.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把生带入“问题”情境后,有效地组织生进行“探索习”,让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在具体问题的数化过程中,以明确课题习目标,发展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及合情推理为主要活动内容;在数材料的逻辑化过程中,以明确数逻辑化处理方式,发展形式逻辑思维、抽象概括和表达能力为主要活动内容;在数理论的应用过程中,以提高生应用意识,发展辩证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活动内容;在课题习反思化过程中,以理顺生认知序,明确知识系统结构及数思想方法为主要活动内容。

“问题解决”遵循: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的原则;创设情景,自觉习的原则;积极推进,循环上升的原则;突出过程,激励探索的原则;联系实际,注重实践的原则.

“问题解决”形式的数习,是生自觉进入问题情境后,以“实践、探索、体验、发展”为中心主动开展的“探索习”.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和实验等实践活动,去寻找事物间的联系、提出数猜想;通过探索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课题结构,明确课题习目标;在数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中,获得数情感体验,理解数的价值,获得成功的感受,培养良好的习态度,建立起数习的信心;在主动进行的探索习过程中,随着探索层次的渐次递进,获得发明、发现.数习的突出特征是:个性化、主动性、过程性、活动性和合作性.

北京师范大心理博士张建伟在《基于问题的知识建构》中指出:建构主义者提出了许多改革的设想,而基于问题解决来促进知识建构则是其中的一条核心思路。问题解决活动需要个体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将当前的问题情境同化到已有的经验结构中。而原有知识的运用并不是原封不动的套用,个体需要针对当前的具体问题,对原有的知识做一定的调整改变,即原有的知识经验会顺应于当前的问题情境,因此,知识的应用过程也是一个建构过程。问题解决活动中的同化和顺应是知识经验建构的机制所在,恰恰在这一点上,问题解决活动和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