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谈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课本的理解和使用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3-16 03:52:24   

方式和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关系到习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影响生的习方式的改变和能力的提高。要以人为本,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一切都要有利于生的发展。
  在阅读中,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揭示课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不仅要在读题后,能让生大体知道文章的内容,而且在阅读理解文章后,要能明确作者怎么会给文章起这样的题目,还要求生在阅读文章后,自己给文章加题。
  揭题的方法有:解题揭题。如:《烟台的海》、《黄果树瀑布》、《孔子游春》。介绍背景揭题。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给家乡孩子的信》。创设情景揭题。如:《白鹭》、《碧螺春》。有些课文揭题后,可以是老师提问,也可让生质疑。如:《大江保卫战》、《莫泊桑拜师》、《印度洋上生死夜》。
  (2)初读感知。初读,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十分重要。符合阅读规律,也顺应生的心理。初读,是听录音朗读、老师范读,还是让生自读,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要有利于充分发挥课文第一印象的作用。
  (3)读的形式。在语文课堂上,要书声朗朗,要让生在读中感悟,但是要注意引导生选择正确的读书方式。该默读,就默读;该朗读,就朗读;该个别读,就个别读;该分角色读,就分角色读。要因文而异,因时而异。
  (4)提问讨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提问要靠船下篙,有利于把生引导到作者的思路上去。要通过我们的提问,让生逐步地懂得在阅读中怎么思考,怎么发问,寻找作者的思路。
  读题后提的问题,要有利于帮助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中提的问题,要有利于帮助生理解段落、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阅读全文后提的问题,要有利于启发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5)板书设计。板书高度概括习的内容,直观地揭示文章的内在联系。板书是最好的写字指导。正确的板书过程,能对生进行思维的训练。良好的板书能给生一种美的享受。
  在习作中,要研究的问题是:
  (1)怎样命题。虽然课本中已对习作作了安排,但是我们不能以样画葫芦。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培养作文的个性。如:《漫话寒假生活》(报道性质),可改为:《记寒假中的一件事》(写记叙文)。题目可以改,内容也可以改。如:课本中连续进行《古诗改写》《看图作文》,可以根据校具体情况换一个习作内容。
  (2)题目的揭示。揭示题目要适时,要巧妙。揭示题目,然后指导,运用的是有意注意;在指导后,揭示题目,运用的是无意注意。
  (3)要合理用好例文。例文可以模仿,但限制生的发挥,不利于发展生的个性。例文可以在揭题后,让生阅读、模仿;也可以让生在自己构思、作文后,进行比较。
  4、研究生的习方式。《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