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学生阅读起步阶段的语感培养——兼谈《看菊花》教学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8 23:08:4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作为一年级的语文师,怎样在阅读起步阶段对生进行语感培养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在执了《看菊花》一课后,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语感培养

    阅读起步阶段尤其要避免繁琐的分析讲解,或用琐碎的问题一问到底。如《看菊花》这篇课文中写得最美的就是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中,我始终抓住“课文中哪些语句把菊花写得美?为什么写得美?”两个问题,通过看画面及多种形式朗读,体会菊花的颜色美、数量多及不怕冷的特点,对生进行语感培养。这就改变了讲深、讲透的观念,给生留下自我感悟、自求得知的空间。重点句读好了,也就读出了菊花的可爱、菊花的美以及人们对菊花的喜爱,其他句段也就可以照着这种已有的语感读下去,全文的感情朗读也就比较到位了。


二、引导生迁移生活体验

    在阅读起步阶段,我们还应树立大语文观,引导生将生活体验迁移到课堂习中,帮助培养语感。低年级生的语言特征是词语概念总是和事物表像紧密结合着,脱离了一定的表像,生就很难人情人景。因此若是空洞地读文,便难以对生进行语感培养。我在上课前,曾指导过生看菊花,为这一课对生进行语感培养提供了生活体验。课堂上,在习有关菊花颜色、数量的语句时,我通过课件演示出五颜六色、姿态各异的菊花,激活生脑海中的生活画面,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看到菊花时所看到的景象。在亲身体验下,鲜明的语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比如,看完画面再读表示菊花颜色的语句时,就不像初读课文时那样一字一顿地读。通过自然的停顿和转声处理,五颜六色的菊花仿佛一下就呈现于眼前。在读“一朵朵,一片片”时,因为亲自看到过一大片的菊花,有过被菊花簇拥的感受,读到“一片片”时就自然地扬起了声调,与前面的语句有所区别,突出了菊花的多。


三、情景创设下的多形式朗读

    对生进行语感培养,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背诵结合。根据低年级生的年龄特点,我在课堂中通过课文插图、录像资料、背景音乐为生创设下美的情景,引导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培养语感。一开始,我让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文,初步感知哪些语句把菊花写得美。在具体习朗读描写菊花颜色美、数量多、不怕冷的语句时,我先让生一边看画面一边听读,进人情境;接着又在自由试读、指名读的基础上,引导生总结出应边想画面边带着微笑朗读的方法,并再次美读课文;最后,还采取接龙读、轮读、小组朗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激起生兴趣,掀起朗读高潮。这时,对生语感培养也比较到位了,也基本能做到熟读成诵了。在此基础上通过自由背、同座互背、指名背、看画面配乐背等形式,帮助生将优美的范文语言内化。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