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善待错误,点“石”成“金”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8 22:23:10   

【案例1

《飞夺泸定桥》一课,尚子杰朗读描写泸定桥的一段:“泸定桥离水面有十米多高……”“错了,是十多米高!”几个同急急地给他纠正。

“‘十米多高’和‘十多米高’相比差了多少?”我问。

“差好几米呢!”

“那么桥给人的感觉还一样吗?”

“就没有那么‘心惊胆寒’了。”

“是啊。我们在朗读时一定要读正确,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尚子杰,现在请你重新读,读出高和险的感觉来。”

【案例2

初步感知了《毛主席在花山》的课文内容,王天骄站起来回答“课文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这一问题。也许是紧张,他有些结结巴巴:“课文先写了毛主席……请警卫员……让乡亲们回来碾米……”

“他这样回答行吗?再看看课文。”我提醒道。

“是‘请乡亲们’,毛主席让警卫员请乡亲们回来碾米。”

“听起来‘请’字与‘让’字也没有多大区别呀?”

“从这个‘请’字,能看出毛主席热爱群众,特别尊重乡亲们。”

“说明了人民群众在毛主席心目中的重要。”

【反思】

课堂中,生出错在所难免。“关注人”,就应善待生的错误。善待错误,不仅表现为不讽刺、挖苦生,保护生的习情感,还应该点“石”成“金”——利用生的错误展开,去伪存真。

师怎样才能拥有这样一种“点金”之术呢?首先,师在前要与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对话,吃透材,这是“点金”之术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二是更新自己的理念,要把生的错误当成一种资源,让课堂充满生成的活力;师还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和提升自己的机智。正像沙粒可以变成珍珠,“错误”不也能生成一份美丽吗?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