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激活思维 让学生乐于动笔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8 22:07:20   

 

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第二小  赵红英  

我们经常叹息现在的生写出来的作文干巴巴的,没有灵气。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文与生活脱节,文章是生为了完成任务硬“挤”出来的,而不是为了表达和交流的需要从心里自然“流”出来的缘故。因此,师要善于牵线搭桥,帮助生构建起生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激活生的思维,让生乐于动笔。

一、鼓励写自由日记,让生易于动笔   作为练笔手段,日记有其它练笔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的自由度可以帮助生消除“写作恐惧症”。根据的小生心理特点,他们只有身心能进入一个完全自由的状态,才有可能触发联想,由瞬间的顿悟而产生奇思妙想。我要求生写日记,但不当成一项硬性任务规定生必须完成,以免压抑孩子的天性,使他们感到习无趣。对生日记的内容以及字数都不能加限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慢慢地打开生的话匣子。

二、指导留心观察,激活想象力  小生认知事物以形象、直观为主老师要引导生把目光投向自己熟悉的领域,在那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捕捉对自己有所触动的信息,然后“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课标》) 这样,他们就会觉得写日记就是记述自己的现实生活,而不必绞尽脑汁去编造一些连自己都觉得乏味的东西。我在每天交上来的日记中找出一些写身边人或事的日记,挑其中较有新意的拿出来讲评,并加以肯定。这使其他生很直观地认识到:老师读的日记中写的事我也经历过,原来这么小的事也可以写出来,那我会写呀。

1.提供画面,拓展思维空间  修订后的“九义”材很重视看图作文,图画中形象性的符号给生提供了一个可以驰骋想象的平台。看图作文能更好地发挥生的自主性,展示个性化的思考。如《积累运用1》的口语交际中要求介绍一枚自己最喜欢的邮票或画片,说后写下来。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在《练习册》中要求根据课文中的插图和课文提示,把小女孩的外貌写出来……习作给了生表达更大的自由度。他们的想象力可以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去帮助自己建立新的认知系统,激起创新思维的火花,产生奇妙想法,突破常规思维模式。

2. 利用突发事件,调动情感体念 突发事件往往能引起生更多的关注。师要善于抓住这一契机,引发生的思考,在日记中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如对于一连几天在早读课时有人进校园乞讨的问题,同们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讨得出奇”,有的认为“他真可怜”。特别反常的天气也能引起同们的关注。如:今年清明节那天下午,天气喜怒无常,很多同都在日记中描写了。但因为那天有的在扫墓,有的在家里,所以各自的感受也就不同了,这就是个性化思考的充分展示。

3. 组织语言实践活动,丰富积累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生只有在不断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才能会语言。因此,师要组织生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如:朗读比赛、演讲、口语交际……帮助生打开一个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的窗口的同时,还要引导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逐步达到了生活的积累,材料的积累。

三、运用激励机制,更新评价方式   我每天对生的日记及时讲评,引导生发现日记中自己认为好的方面,特别其中有真情实感的、精彩的语句,培养自我评价能力。通过种种评价方式为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天地,以调动他们的写作的积极性。

1.张贴在“作文园地”中   将文章抄出来,贴在班上的“作文园地”中供同间交流、欣赏,形成人人都是“小作家”的意识。

2. 自编作文集   把自已较为满意的文章,按一定的顺序编成作文集,在班上交流。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