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的途径和方法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1:29:19   

马桂榕
  《基础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习方式。质疑问难,是探究的一种,是创造的起步,它有利于培养生创造的起步,它有利于培养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过去,疑难问题多由师提出。我们总是以为生限于知识和经验,不善于发现问题,于是总是由老师包办代替。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很好的思维品质和习习惯。师应该鼓励生“生疑”——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新“课改”指导下,更好地培养生质疑问难的兴趣,让生主动提出疑难问题,以便取得更有效的效果。
     如何激发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呢?师可以根据目的和生实际,或设置情境,激发生的质疑问难兴趣,或生质疑问难、关心的问题、疑难的问题。一、设置情境,激发生质疑的兴趣。
      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各假设,让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各种思考、推断。
(一)目的激发。老师激问:“你听话过这些的人
(事、物)吗?习这一课你最想知道些什么?你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这些字(词)的意思你都懂了吗?还有哪些不明白的?”生因为课文的内容是第一次知道的,他们感到新鲜,师向生提出质疑问难,成功的喜悦鼓舞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和兴趣。
(二)感激发.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问:读课文,你认为哪一句(段)话写得最美?”让生产生激动的情绪和探索的兴趣,兴奋地提出假设或疑问.
(三)悬念激发。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好奇的倾向,有旺盛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在面对陌生现象时尽力找出其原因。师激问:“为什么事情会如此地发生?”你能推测、预见到下一个情节吗”?“这种说法是不是真有道理?”“是不是可以提出相反的看法?”“这样说道理是不是很充分?是不是有例外?”让生深入思考,大胆提出疑问,多方猜想.
(四)对比激发。或对比句子,问:“你认为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或对比人物(景物),问:“你最喜欢哪个人物(哪种景物)为什么?”让生在对比中提出问题。
二、给质疑的方法,提高生质疑的兴趣。
生懂得了一些方法,会更自信、更有兴趣质疑问难。
(一)生从课题质疑问难。
如《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狼和小羊》:“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雪地里的小家》:“为什么讲这些小动物是‘雪地里的小画家?’”
《大海之歌》:“大海会唱歌吗?它唱什么歌?”《坐井观天》:“你听说过坐井观天这个成语吗?”
(二)生从课文内容质疑问难。
如《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是讲月亮还是讲船?”“为什么把弯弯的月儿比小船?”“小女孩真的坐在月亮上吗?”又如《小公鸡和小鸭子》:“小公鸡和小鸭子的生活习性相同?”“它们是怎么互相帮助的?”
(三)生从含义深刻的词句质疑问难。
       如第三册《小马过河》有一句话“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如第三册《美丽的公鸡》有一句话:“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得看能不能帮助人们做事。”可以启发生从这些话语中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生从课后思考题中质疑问难。
如每一册《小公鸡和小鸭子》的课后思考题中“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小虫?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小鱼?”
如第三册《美丽的小公鸡》:“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和小公鸡比美?”又如不少音标后思考题中有要求:“朗读课文”,师或生读后,问:“是不是有更好的读法?”
(四)生从课文插图中质疑问难。
如看第一册《小山羊》第一幅图邻居劝那个人赶快治牙虫,那个人的表情为什么是笑的样子?《基础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生质疑问难的兴趣的途径和方法,是转变习方式的一个内容。我愿在此基础上,努力培养生自主、探究、合作的习方式,不断提高质量。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