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您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吗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1:20:46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

        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习。这说明,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生唰地回头,满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

        小组合作习的几大要素包括,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和个人责任,小组成员之间的信任,对成员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并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显然,这些要素在上述的课堂上都不具备,那么这样的小组讨论就是完全形式的。

        一个很具体的例子发生在小二年级的数课上。老师让小组合作称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小组汇报时,有一个生说:“我称的是竖笛,它的重量是8克。”  “是8克吗?”老师再一次问道。坐在边上的生提醒了一下,  “它的重量是85克。”这个生终于说出了合理的答案。为什么会出现第一次说是8克的情况呢?二年级的生无法通过常识来判断自己报的数据是否正确,那么他的数据惟一的来源就是测量得来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就是因为小组里没有人在做记录。这不仅涉及到对测量数据的严谨科态度的养成问题,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正是来源于:小组里没有分工,因而没有真正的合作。很明显,这样一来,合作习最突出的价值就被抹杀了。

        这个例子同时也要求师能够根据生在小组习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判断,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从而反思和提高合作习的有效性。

    也有师提出,合作习与独立思考本来是不矛盾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困难。习好的生不会等其他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当老师提问到困生时,他们虽然往往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老师该怎么办?

        这的确是困扰师的一个难题。一些师所说的,新课程让生两极分化严重,一部分也是来自以上原因。专家建议: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师在要求小组汇报时,也应首先将自己的口头禅:  “哪个同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师还可以尝试设一个小组的意见为靶子,让大家对他们的意见发表见解,那么在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生就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