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论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06 00:55:42   

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我们要根据这个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好思维训练的顺序,即“对观察对象的分析综合→ 对形象材料的分析综合→ 对理性材料的分析综合”三级训练的顺序来进行,这样一来,学生由直观到形象再到理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就会逐步得到提高。

   第四,抓住矛盾与问题,抓住解决矛盾与问题的过程,展示作者写作活动中特有的思维过程,理清正确解决矛盾与问题的基本思维过程,使学生渐渐地掌握它,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一般有四个环节:一是发现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社会的需要转化为个体的思维任务,也就是提出问题。二是明确问题。面对着所发现的或所提出的问题,加以分析,分析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地抓住问题的核心。三是提出假设。找出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解决问题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四是检验假设。一靠实践或操作,二靠思维活动的逻辑推理和论证。

  解决矛盾与问题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中,因此抓住矛盾,抓住问题,抓住处理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展开思维过程教学的第一步。对于语文教学来说,矛盾与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为什么“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丰收了,农民原本可以过上好日子,然而为什么丰收了,农民的灾难却更加深重。(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既是“为了忘却”,却又为何要“记念”呢(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为什么“死海不死”?(科学小品《死海不死》)在教学中,抓住矛盾,抓住问题,把作者处理矛盾、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思维过程一个个展示开来,促使学生去认识它,掌握它,这样通过日复一日的累积式的掌握,学生便会自觉地去把握矛盾,去发现问题,去正确处理矛盾,解决问题,形成相应的科学思维过程,进而学会思维,提高智力品质。

  试以鲁迅小说教学为例。在鲁迅的小说里存在着这样一组矛盾:体格的强壮与健全,精神的麻木,人格的尽失,即人的灵与肉的分裂。鲁迅在小说里通过人的灵与肉的分离,形象地传达着精神的摧残,导致肉体的枯萎、衰竭,最终是人的彻底崩溃、消亡。孔乙己、祥林嫂、闰土、华小栓、阿Q便是典型的例证。在教学时,应把鲁迅抓住矛盾、解决矛盾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白鲁迅是怎样抓住矛盾、解决矛盾的,进而学会如何抓住矛盾,解决矛盾。

  第五,抓住思维过程发展的“中介”,展示作者在思维活动过程中依靠什么和怎样把一件件事、一个个过程、一个个人联系起来,使之产生震撼的力量。

  抓住“中介”,进行思维过程教学,意在使学生明白思维过程的发展是靠着“中介”的作用而发展的,从而促使学生认识中介,理解中介,学会运用中介,有序地进行思维,提高思维品质。

  事物的本质、事物间的本质联系并非显而易见,具有隐蔽性、曲折性、间接性,要透过事物的隐蔽性、曲折性、间接性揭示事物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必然要通过“中介”的过渡而实现。中介是连接不同事物、不同过程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可以在一事物的内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又可以在两个相关事物之间存在,它联结着运动着相异的两方,使之具有不可否认的同一性。一件件事,一个个过程,一个个人,在作者的思维活动中可以在同一时空、不同时空、或超时空里发生着多方面的本质联系,靠的就是“中介”的作用。对于教材选文来说,这中介可以是人,是事、是物,是过程,或是观念;这中介凝结着作者的人生观、生活经历、文化和心理素养以及特有的观察角度等。正是因为有了它,在作者思维活动中,那一件件事、一个个过程、一个个人才联系了起来,然后通过作者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析、综合、加工、升华,才产生一种震撼的力量。现以鲁迅的《药》为例来说明。在旧社会,许多人患有肺病;许多人无辜的被杀害;一些庸医坑人钱财;一些人用人血馒头治病;辛亥革命脱离群众导致失败,革命者被杀。鲁迅用文艺来呐喊,面对这不同的人或事,不同的过程或意念,鲁迅想“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狻保谑峭ü耙钡闹薪樽饔茫焉厦娣⑸诓煌笨绽锏娜擞胧隆⒐逃牍勰盍盗似鹄矗⒏秤杷切碌囊庖澹醋髁诵∷怠兑贰U窃凇耙闭庖恢薪榈淖饔孟拢欠⑸诓煌笨绽锏娜擞胧虏庞谢亓盗似鹄矗鸥挥辛诵碌囊庖澹⒉苏鸷?BR>的力量。

  第六,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逆向思维。

  用传统逻辑去分析问题,或用顺向思维去评价事物,可解决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如果一味地使用传统逻辑思维去分析问题,往往会把人的思维引向死胡同,导致思维能力的衰退。伽利珞曾说:“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虽然伽利珞不时研究语文的,但这句话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是同样适用的。因此,在教学阅读中,我们应不断地改变思维方式,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1)在教侗渖氛馄挝氖保也捎昧斯δ芊醋嘉绞剑ù右延惺挛锏南喾垂δ芊矫嫒ド柘牒脱扒蠼饩鑫侍獾耐揪叮佣玫叫碌拇丛煨运嘉绞剑胰醚唇玻依刺H醚部挝闹械纳缁峄肪常醚部挝闹邢咚鞯陌才牛醚部挝闹卸员仁址ǖ脑擞谩L乇鹗墙踩宋镄蜗笫蔽胰醚砺至魃咸ń彩觯橛刑逄镅裕缓笤偃醚刺致邸⑴小N艺驹谘慕嵌壬咸詈笞髌缆酆托〗帷U庋姆椒ㄓ欣诘鞫牟斡胄裕耘嘌堑乃嘉芰Α#?)在总结《桃花源记》的主题时,就可以用结构反转逆向思维的方式,从后面腿上去阅读课文。先让学生设想,桃花源村的人从桃花源村里走出来,在桃花源村外面这个社会上迋一圈,再?氐教一ㄔ创濉0凑庋焕吹乃承蛩妓鳎一ㄔ创宓娜嘶岱⑾滞饷嬲飧鍪澜缣诎担佣闯奶一ㄔ创宓牡哪欠菽舶怖值拿览觥U庋亩两萄淙胍还尚孪恃海乖亩两萄С渎畈纳Α?BR>  第七,在提问时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鼓励、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而发散思维则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份。这种思维方式不依常规等求变异,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知识束缚,其结果可能有已知到未知,发现新事物、新理论,因此,我们应通过教学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特性和变通性。学生思维往往缺乏创见,就是受思维惰性、刻板的影响,而要克服这种消极定势,就需要引导学生善于摆脱习惯的影响,从各种角度分析理解问题,特别是鼓励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即让学生不被成见所束缚,敢于标新立异,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语文教学中,常常通过对某些现象、观点进行分析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其具体方法有:(1)多角度设问。即围绕问题精心设计系统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大胆探索。(2)一题多解。即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从多方面寻找答案。实践证明,围绕问题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