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抓住心理特征 促进个性发展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06 00:52:04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而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学习心理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为基础,运用各种方法,去调动学生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一.创设良好心境 增大学习意向动力

  学习心境的创设与激发是意向动力的直接推动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力。一些心理学家的教学实验研究证明:在小学时期,那些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形象生动的、带有实际操作的内容易引起学生的认识动机。教师要利用实物演示、表演体会、语言描绘或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提供以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的情景,建立良好的交互作用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唤起学生的良好心境,促使智力与能力快速、稳步地提高。

  1. 风趣的批评

  教师的语言特别是评价语言要尽量以正面鼓励为主,评价简洁、中肯,多用激励性的话,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心理学认为,讽刺、挖苦的语言会使人产生紧张和不安的状态,会影响人的行为动机,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与学习效率降低。如在教完《东方之珠》之后,有位学生质疑:“老师,课文开头说香港是通向世界的南大门,结尾为什么说它是东方之珠呢?”他的话音未落,其他学生就纷纷说这个问题刚才已经解决了,还发出了嘻嘻的笑声。这位学生的脸顿时就红了。我马上说:“他能积极举手提问,说明他爱动脑筋。不过他被香港的美丽、繁华所吸引,刚才迫不及待地去香港旅游了一番。现在他既然这个问题不懂,我们先帮助他,等一会儿请他来介绍香港好吗?”在教学中,不管学生产生怎样的错误思想或行为,教师都要巧妙地从正面肯定中给予婉转的批评,使学生得到鼓舞和激励。

  2. 巧妙的方法

  有位教育家说:“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学习习惯差,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的教法不灵活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应确信,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一种尚未表现出来的积极健康的心理能量,这种心理能量一旦被激活和释放,就能对人的行为、情感等起激活、调整、组织作用,教师只有采取各种手段,发掘学生的闪光点,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学习兴趣,促使其心理品质的完善,激发其潜能,从而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3.引人入胜的情境

  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过程,更是师生的情感交流、理智碰撞、人格感染的过程。教师要尽量将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如教学《东方之珠》时,教师设计了一段导语:同学们,你们领略过香港的旖旎风光吗?那儿有繁华的街市、浪平沙细的浅水湾,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迷人的维多利亚公园,不管是谁到了香港都会流连忘返。它像一颗无比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世界的东方。人们称之为“东方之珠”。

  4. 愉快的课堂活动

  将心理教育寓于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活动中,乃是语文教学与心理教育的融合点。只有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训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心理规律,从而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开发学生的心智潜能的创造力。在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听录音,看投影,分角色表演,当解说员,画图演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进入文章的角色,聚精会神地听讲,在愉快的乐声和动人的画面、有趣的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

  二.激发成就心理 激励学习动机

  “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动力。”可以说,每个学生都充满求知欲,都有一种成就心理。这种成就心理,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向预定目标发展,直至实现教学目标。当学生产生成就心理后,教学就真正做到了“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动机就产生了。教师应利用这一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设法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活动中展示才能,创造各自成功的机会,学生在获得成功体验,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又会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这种切身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觉得“我能行”。从而在困难面前,坚信自己有能力去克服困难,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战胜困难。

  1. 自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确定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出发,学生喜欢学什么,怎样学,都可以和老师,和同学共同确定下来,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己的心理需要,成为儿童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应该尊重和信任学生,允许学生提出各种学习目标或学习方法,包括与教师相反甚至错误的见解。只有这样,学生在确定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才能在同学们面前,在教师面前,无拘无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产生“自主学习”的源泉。

  2.自摘学习“果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予以适度的、公正、客观的评价,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唤起主体意识,培养人格的主动精神。学生只要有点滴进步,教师就应该恰如其分地予以肯定,让其尝试、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因势利导,挖掘他们的智力潜能,当学生遇到挫折时,热情启发,耐心等待,通过点拨、诱导,让其努力一跳就摘到“果子”。对不同的学生不同对待,使好的学生更上一层楼,激发中间层次的学生追一追的热情,让暂时落后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推动全体学生不断进取,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3.自思学习方法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让学生参与同一内容的学习,看谁学得又快又好。如教学《庐山的云雾》一课的二—四自然段,可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小结学习方法,去自学三、四自然段。最后汇报学习成果。比赛规定:十分钟内自读思考,八分钟内同桌交换意见,两分钟有感情朗读;每人精读一段;做到讲清楚读得有感情;发言创新者发给“创新奖”。

  三、优化学习小组 发挥群体效应

  心理学实验表明,许多人在一起共做,可以促进、提高个人活动(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学习小组作为一个群体活动,有利于群体成员集思广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