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论中职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23:52:17   

【内容摘要】
    本文结合中等职业校的固有特点和管理方式,阐述了语文科人文育实施的背景和必然性,并进一步明确了语文科人文性育的内涵,及如何在现有的中职语文现状的基础上实施人文育,希望以此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 人文育 背景 源泉 内涵 现状 实施 

    一、 中等职业校人文育的背景 

    “优胜劣态,适者生存”这个自然法则永远适用于任何一个时代。进入21世纪,知识的更新速度和传播方式比以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提到了相应的高度。二十一世纪的人才,需要汲取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科思想的营养,人性、美、科是未来人才综全素质的核心内容。而这些又将导致育观念、育内容、育组织、育方式的变革。在这个大背景下,著名的人文精神倡导者,华中理工大授姚国华先生曾于九十年代中期开一代风气之先,提出了“文化立国”、“文兴国”①的观点,并举办过一系列人文知识讲座,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人文话语热潮,引起了国人的反思。而在几千年前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庄子就曾说过:“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美必建立在宽广而高超的审美心胸的基础之上才是真正的理性的美!“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比科技巧和知识更重要。因为气质、气度、胆识和心胸是决定一切的。② 

    而我们的职业育培养的是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由此可见,职业育具有它的特殊属性,这种特殊属性决定了职业育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市场导向性。这种市场导向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直接有用的人,以适应现实社会的选择。由此,通过职业育培养出来的生往往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而缺少必要的人文涵养,更不用说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了。这与我们的育目标还相差甚远。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使我们的育我们的生不被时代大潮所淹没,需要彻底改变我们的育理念,需要将人文育的思想渗透于职业育的每个环节,这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做人的需要。人文精神,是可以通过人文科的育实践来逐步探索体会的。 

    语文是职业生必须习的一门重要基础科,也是一门工具科,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科的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新时期的语文育必须追随时代的脚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构建新的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体系,这个体系应当是以素质育为宗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语文应为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一切思维和技术“设置平台”,使人类及其思维和技术在语文设置的“平台”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中职生不仅要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应在语文科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 

    二、语文中的人文育是德育育的思想源泉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很多职校往往采用所谓量化管理模式,对生的习及表现进行分值统计。这种量化管理常常形成一定的制度规定,被称之为“德育考核”,在对生评价中占有比习成绩更重的比重,期末记入生档案。这种管理体体制对有些生确有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但并没有真正达到育的目的,有时往往适得其返,一些生会对这种缺少人文关怀的制度产生反感和叛逆的情绪。 

    许多生在初中时表现就不是很好,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进入职校对他们来说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职校对他们来说毕竟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希望的起点。再加上职校招生的地域范围一般大于一些地方性的普通高中,跨县市、跨地市。心理尚不成熟的他们离开父母以后开始过像大新生一样的独立生活,因此会产生更多更强烈的情感饥渴,需要有人给予关怀和爱护。可他们一到了职校,发现很多东西还是像他们初中一样,因此对前途对未来更加缺乏信心,对自己越没有了清醒的认识。很多生刚刚入校以来还能遵守校纪校规,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你叫他往东,他偏要向西。更有甚者,产生反抗对立情绪,当面顶撞,公开叫板;甚至说,处分怕啥,最多不在这个校读书。因此一期下来处分已堆了一大叠,可是校纪校风有没有好转呢,违反纪律的同照样层出不穷。 

    因此在语文中实施人文育,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职校的这种“硬管理”所带来的弊端。人文精神在语文中有着广阔的空间,语文能帮助生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一切人的规律和规矩,方寸任驰骋!试想一个思想端正,意志坚强,有着高级审美趣味的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