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心得体会
关键字: 所属栏目:

重托观后感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9-05-16 14:10:50   

重托观后感

 4月18日上午,我又来到了竹溪县委党校干部理论学习超市参加理论学习,没想到今天的课程,(你阅读的重托观后感来自:www.ttshopping.net)竟被竹溪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列为县级领导集中学习的课题,所有在家的领导们都准时整齐地在前两排就座,我暗暗意识到今天的课目非同一般,决心要好好听讲、认真做好笔记,于是有幸与领导们一起观看了《重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型电视理论文献片。
    它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从理论的高度着眼,采用翔实的历史资料(例子、图片、领导专访以及影像资料),全景再现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伟大画卷,客观翔实地展示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不负人民的重托,不辱历史使命,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历程。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同党中央一再强调的首先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一条基本经验,发展对于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科学的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核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就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落实发展一切为人民,一切发展服务人民,解决人民遇到的一切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的发展存在发展不平衡,出现了只顾经济发展,不管环境承受力,不管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开采大于维持,浪费现象严重,所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不能在以以前的粗放型经济为发展方式,要改变为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方法。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问题,关键要做到统筹全局,监观各方,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这就需要掌握唯物的辩证思维方法,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全局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方法的根本要求,真正做到五个统筹,最大限度的兼顾各方面的利益需求,其结果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是社会的整体和谐,这是科学的发展观在社会层面上的合乎逻辑的展开,统筹兼顾再方法论的角度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几代领导人一直都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论是机构名称的改变,地方政府的决策,全部都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决策,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观看完专题片,我觉得我又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真正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一步明确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更加坚定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信念。作为一名党培养多年的扶贫干部,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应当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作风养成和能力建设,真正做到在名利待遇上不计较、不攀比、不失衡,在能力水平上不自满、不懈怠、不停滞,倍加努力学习,倍加勤奋工作,倍加严于律己,不负党和人民重托。
    要把扶贫工作贯穿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之中。贫穷是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只有消除贫困,社会才会和谐稳定,经济社会才能又好又快发展。为穷人说话,为穷人做事,在工作指导中要更加注重以贫困群众为本的思想理念。要以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着力解决好扶贫工作“为谁扶、靠谁扶、扶什么”等重大问题。首先要完善贫困人口识别机制,解决为谁扶的问题。扶贫,顾名思义,就是要扶持贫困区域、扶持贫困户。这既是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的体现。过去由于机制不够健全,一些扶贫政策到村以后往往变成了普惠制,没有再进一步向贫困户倾斜。贫困政策因贫困对象而来,扶贫工作决不能离贫困对象而去。要根据新的扶贫标准,建立完善贫困人口识别机制,从制度上解决“扶贫对象瞄不准和瞄得准打不准”、“真扶贫难、扶真贫更难”等问题,使扶贫工作更好地瞄准穷人、规划到村、项目到户、扶贫到人。其次,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解决靠谁扶的问题。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归根到底还是靠自身努力。贫困群众既是扶贫政策的受益主体,更是扶贫开发的实施主体。要切实加大扶贫政策的宣传,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引导,落实贫困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权、扶贫项目的选择权、实施过程的监督权和扶贫成果的共享权,切实把广大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其三,要找准切入点,解决扶什么的问题。要把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扶贫工作的切入点,坚持发展产业与改善环境、扶贫与扶智、整体扶持与差别式扶持结合起来,着力解决贫困群众的行路难、饮水难、通信难、收视难、增收难、就业难、住房难等困难,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要紧密结合竹溪扶贫工作的实际,着力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破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要求,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上下功夫,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科学定位、做好协调上下功夫,在强化基础、瞄准穷人、整合资源、整村推进、加强监管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水平。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完善工作制度机制,切实把党员干部的注意力引导到比能力、比作风、比贡献上来,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服务群众、方便基层、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上来,努力树立扶贫部门的新形象,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