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决定了我们的教学着眼点绝非是单纯传授知识,而应把方法教学寓于学习知识之中,在研究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基础知识中,研究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这样,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然地学到了学习知识 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能力。这是组建学生认知结构的意义所在。
在组建学生认知结构的全过程中,始终渗透着让学生掌握数学结构的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概括 能力……,所以说怎样使学生能有较好的认知结构,是我们教学工作的核心。
使学生形成较好的认知结构,就要研究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问题的 发现过程、规律的揭示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揭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过程。
在这当中,我大体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的:抓应用题的问题结构;抓概念组建认知结构;抓联系组建认知 结构。
一、抓应用题的问题结构。
在应用题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掌握应用题的结构。如简单应用题是基础,我以认识两个有关的条件和与 条件有直接关系的问题来揭示简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具体做法略)。两步应用题是教学的关键,我专门上了 两步应用题结构认识课,进行两步应用题的结构训练。从而使学生从结构上沟通了简单应用题与复合应用题的 联系,具备了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分析能力(具体做法略)。
在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我上了多步应用题的思维发散课和多步应用题思维训练课。
下面是我今年给四年级学生上课的教学实例。这个班是普通班,教学内容是应用题的学习。这是整数知识 的综合运用,也可以说是小学阶段整数应用题的最高阶段。我对教材的三个例题通盘考虑后,确定以例1为原 始题。
例1.生产小组要加工780个零件,计划用13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做18个。实际用了多少 天?
我对这个例题教学的通盘思想是:通过对这题解答后的验算,引导学生自编应用题,从而使学生对一般多 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更加清楚,结构特点也理解得更为深刻。教学的着眼点从单纯教例题过渡到教问题结构上 来,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灵活性能力。
(第一层)
解:780÷(780÷13+18)
=780÷(60+18)
=780÷78
=10(天)
答:(略)
验算:
把解题结果当作已知数量,把题目中任意一个已知条件作为问题,按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行计算,看一看 是否与题目中给的已知条件一致。
(1)780个/计划每天做780÷13=60(个) 13天完成
|实际每天做780÷10=78(个) 10天完成
\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做多少个?78-60=18(个)
(2)看验算过程中数量关系编题
780个 /计划 ?天完成
|计划每天比实际少加工18个
\实际 10天完成
(3)?个{计划 13天完成
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加工18个 10天完成
(第二层)
改:将验算(1)中的“计划每天做的零件个数”作为已知条件,“多做的零件个数”为问题,作为例2 :
计划每天加工60个--13天完成
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加工?个--10天完成
60×13÷10-60
=780÷10-60
=78-60
=18(个)
答:(略)
验算:
(1)计划每天加工60个--13天完成
实际每天比计划多18个--?天完成
(2)计划每天加工60个--?天完成
实际每天比计划多18个--10天完成
(3)计划每天加工?个--13天完成
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加工18个--10天完成
18×10÷(13-10)=60(个)
(1)实际每天?个
(第三层)
从例1、例2中找出已知条件
1.计划13天完成
2.计划每天60个
3.实际10天完成
4.实际每天加工78个
5.一共加工780个
6.实际每天比计划多18个
或计划每天比实际少18个
7.实际比计划少用3天
或计划比实际多用3天
根据上面条件问题编出三步以上应用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