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资源简介:
22 愚公移山知识与技能1.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重点)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重点)过程与方法 ①诵读法;②自主学习法;③合作探究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愚公不畏自然艰险,努力改造大自然的精神。第1课时 1.了解列子及相关文学常识。2.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释难词、难句的能力。(重点)3.着重理解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此外还要理解愚公的妻子和智叟的本质区别。(重点)4.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义。(重难点)一、导入新课(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歌曲)同学们,歌中唱的愚公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愚公移山》一文的主人公。历经千百年,愚公精神还被人们广为传唱,当然也有人认为“愚公精神可嘉,但是做法很蠢。出入不方便,为什么不修路,不搬家,而一定要移山呢?”你是如何看待“愚公移山”这件事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走进课文。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家及作品简介列子,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列御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详,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2.教师点拨。(1)一词多义且:A.年且九十(将近)B.且焉置土石(况且)(2)特殊句式①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倒装句)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