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资源简介:
2017秋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7课《古诗词两首》(忆江南)ppt课件
3.“能不忆江南?”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这句话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倾诉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与怀念,也激发了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无比向往之情。 阅读方法解密:巧背古诗 1.熟读古诗。 2.大体了解诗意。 3.边读边想象画面。 4.抓重点词练习背诵。《忆江南》这首诗要抓住“好”“江花”“江水”等词语背诵。 拓展: 我能说出一句描写江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唐]杜甫 核心问题: 《忆江南》描绘的是江南的景色。 这首诗分别描绘哪里自然风光? 1.《忆江南》一诗描写了什么景色? 描写了春回大地、红日映照、百花红艳、江水碧绿的景象,彰显了春天勃勃生机和花红水碧的色彩之美。 串珠问题: 2.《忆江南》一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如诗如画般的江南风光的赞美之情,也流露了对江南深深的怀念。 课文结构 忆江南 江南好 旧曾谙 能不忆江南 春意浓 课文主旨 《忆江南》中所回忆的是诗人曾经观光游览江南风景时所留下的印象,表达了诗人对如诗如画般的江南风光的赞美之情,也流露了对江南深深的怀念。 推荐阅读 知江南 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 * * * * * 江南处处是小桥流水人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曾写下赞江南的诗词,今天让我们来感受白居易的《忆江南》。 古诗词两首 ——忆江南 7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重点)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难点)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主要作品:《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走近作者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诗词意思。 胜 shèng 我会认 好 hǎo (好看 好听) hào (好学 好奇) 多音字 我会写 忆 yì 书写指导:竖的左边是垂点,乙字横折弯钩的弯逐渐向左拉。 部首:忄 组词:回忆 追忆 造句:我经常回忆童年时的趣事。 音序:Y 结构:左右 南 nán 书写指导:十字的竖稍向左拉,下框内是两横一竖,上不出头。 部首:十 组词:江南 南北 造句:江南的风景真是美如画。 音序:N 结构:上下 旧 jiù 书写指导:第一笔竖在左边,日字里面只有一横。 部首:日 组词:依旧 旧俗 造句:无论岁月怎么变化,我们的青春依旧美丽。 音序:J 结构:左右 如 rú 书写指导:女字第一笔撇点是一笔,撇稍长,一横稍向上拉。 部首:女 组词:如同 如此 造句:她们两个好的如同亲姐妹。 音序:R 结构:左右 核心问题: 这首诗分别描绘哪里的自然风光? 串珠问题: 1.《忆江南》一诗描写了什么景色? 2.《忆江南》一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梳理文意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 忆江南:词牌名。原题下有词三首,这里是其中第一首。 旧:从前,指诗人年轻时曾漫游江南。 曾:曾经。 谙:熟悉。 江南真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熟悉。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红胜火:比火还要红。胜,超过,胜 过。 太阳从江面升起,江边的鲜花比火还红,春回大地,春天的江水像蓝草一样碧绿。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怎不让人回忆呢? 1.“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诗人为什么觉得江南“旧曾谙”? 因为白居易曾在江南的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所以这样写。一个“江南好”,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为什么说“江花红胜火”“江水绿如蓝”? 这句话采用比喻的手法,说江花胜似“火”,赞叹了鲜花的红艳;把江水比作“蓝草”,突出了水色的碧绿。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由于“红胜火”的江花反衬,所以江水显得更碧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