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生物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1-27 07:43:40   

  

——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的特点

文/林祖荣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以下简称试验本)于1996年审查通过,1997年开始在江西省、山西省、天津市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教育部组织力量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大纲进行了修改,并于2000年春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以下简称修订本)。同时,教育部决定,从2000年秋季开始,试验范围由原来的两省一市扩展到九省一市(黑龙江、辽宁、天津、山西、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河南、青海)。此次修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根据第三次全教会的精神,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课程改革的方向。大纲修订本从多方面体现了这一特点。

 大纲修订本在“课程目的”和“课程目标”中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如在课程目的中强调学生通过学习要“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目标中进一步强调要“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要“具有利用课本以外的图文资料和其他信息资源进行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要“初步形成思维的独特性、新颖性等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新思维习惯,能运用所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这些表述都是试验本中没有或者是不够明确的。

 大纲修订本在知识要求方面,还将试验本要求“知道生物学基础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应用”,改为“了解并关注生物学基础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这里尽管只改了几个字,但体现了观念上的区别。“知道”只是对已有的知晓,“了解并关注”则不仅是知晓,还要形成一种习惯,带有发展性的要求。

 课程目的和课程目标是学科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大纲修订本的这些要求,既统领大纲,也为教材的编写以及学科教学改革明确了方向和要求。

 在“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上,大纲修订本在必修和选修中都安排了“研究性课题”,这是试验本中没有的,也是以往任何版本的大纲所没有的。大纲明确指出,“这些课题要求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有些课题需要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完成”。要求“教师要在课题研究活动中着重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尤其要鼓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纲修订本安排的研究性课题在必修本中有:“调查近期报刊杂志等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并做交流报告”“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收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料,在班级内交流”等5项。在选修中有:“收集有关生物工程产业发展的信息,并做交流报告”“调查生物工程制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并写出调查报告”“收集有关生态农业的信息,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情况,设计一个农业生态系统”“通过调查,对一个社区的生态系统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等4项。

 研究性课题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需要教与学传统方式的改变,需要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结论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与科学研究、掌握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上,使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性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基本素质无疑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在教学内容中,大纲还增加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物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和发明的内容,如必修本中的“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等。这些内容的增加,有利于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认识的模式,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二是反映当代生物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方面的内容,如选修本中的“生物科学技术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现代免疫学的应用”“人类基因组研究”等。在这些成就中,可使学生看到生物科学认识的另一种模式,即先在理论上获得突破,再通过实践探索实现技术创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无疑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纲修订本在减少讲课课时数的情况下增加这些内容,更体现了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关注。

 大纲在课时安排上的调整主要为:必修课的讲课课时从原来的72课时调整为70课时,实验等的课时从原来的23课时调整为15课时,地方教材和机动课时从原来的10课时调整为20课时。选修课的讲课课时从原来的55课时调整为44课时,实验课时从原来的10课时调整为8课时,地方教材和机动课时从原来的10课时调整为26课时。大纲减少了讲课和实验的时间,适当降低了一些内容的难度,删去了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增加了地方教材和机动课时。这样使学生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独创性。

 此外,大纲修改了“教学要求”,从原来的“了解、理解、掌握”3个层次改为“A(知道)、B(识记)、C(理解)、D(应用)”4个层次。其中A层次,比原来的“了解”要求更低,只要求“对所学知识有大致的印象”;D层次比原来的“掌握”要求更高,提出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有关的见解、实验方案和结果进行评价”等较高的要求。大纲修订本一方面降低了某些事实性知识的要求,将其列为A层次;另一方面提高了原理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要求,将一些重点内容列为D层次。这种要求的变化更有利于加强生物学知识的原理和科学方法的教学,有利于使我们的教学从培养学生的长于记忆、长于应试、乐于接受现成的知识结论,向善于发现、善于实践、善于质疑转化;从学生被动完成教师下达的学习任务向学生主动地学习转化。

 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大纲修订本将原来的“要认真进行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的“进行”改为“改进”,二字之改,突出了教学改革的意识。大纲提出要“重视通过生物科学事实和科学研究过程过渡到有关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教学,并经过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活动,正确理解和把握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实质”;要“引导学生从问题、图表、数据等情境中分析教材中生物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加工、整理、贮存等信息处理的方法,逐步形成各层次的知识结构系统,使他们对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能够灵活应用,触类旁通”;要“适当补充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价值,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改进”知识教学,就是要将重心转移到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上,转移到形成知识结构系统上,转移到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科学素质上,转移到形成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上。

 大纲修订本还单独列出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要求,并从实践活动、创新能力和习惯、生物科学认识模式教学等方面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强调要“让学生有效、安全地完成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培养观察、实验等获取生物科学知识的能力,培养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以及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重视通过基础知识和知识的获取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教师在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中,都要努力使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要“注意学生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养成创新思维习惯”;要“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认识模式”,“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大纲还提出了“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要“积极进行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和探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要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各种生物科技活动”等等。可见,大纲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创造潜能的。

 此外,大纲还在“教学评价”中强调,“教师既要重视终结性评价,更要重视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指出要“对学生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或小论文作出评价、观察记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或课题研究活动的程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阶段性评价等”;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这些评价要求,突出了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关活动与学习方式的评价,从而有助于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