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生物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浅谈课堂提问的原则

来源:不详  作者:作者__  更新时间:2005-11-18 10:56:34   

  3 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提问中应注意提问对象的选择。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堂公开课,上课的老师在课堂上问了很多很好的问题,可惜的是那位老师对一些学生似乎视而不见,提问的对象始终是那几个成绩好的,哪怕是简单的问题。我留意了一下,那节课中,回答问题的学生有8名,最多的一位学生回答了3次。后来我了解到那位老师是怕别的学生回答不出来而影响教学效果。其实,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回答和愿意回答每一个问题的,因此提问时选择适当的提问对象也是课堂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课堂教学设置的问题有这么几个层次:第一类是问“是不是”或“对不对”的判断型的问题。这类问题是最简单的,只要稍微动动脑筋,一般每个学生都可以回答出来,因此,这类问题的提问对象应是或主要是差生。第二类是问“是什么”和“怎么样”的描述型的问题。第三类是问“为什么”的分析型问题。这两类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识记有关知识,甚至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解释和分析其中的原因,一般来说这类问题对差生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这两类问题的提问对象应主要是中等生。第四类是问“你有哪些不同意见”的创造型问题,对一般的学生来说,要较好地回答出这类问题很难,因此这类问题的回答只能由那些思维敏捷的优等生来完成了。只有这样,才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压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都能积极思考,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有所收获。

  另外,还有一些教师课堂提问时,总喜欢先点名后提问题。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这样一来,对提出来的问题,大部分的学生就不会去思考,尤其是那些学习兴趣不太浓的学生。因此,应先提问题,让学生思考一会儿,再做回答,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回答的准确性,而且使每个学生感到自己有机会,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习惯。

  4 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是指课堂提问灵活把握。首先,从语法上来说,问有很多种,如疑问、设问、反问等等,而每一种提问方式的作用及所能达到的效果是不同的。所以在课堂上,设计的教学提问尽量要多用几种方式,这样才更能体现课堂的灵活性,活跃课堂气氛,令课堂妙趣横生。让学生在轻松和欢乐中学到知识。

  其次,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可能全部正确,而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答非所问,或干脆答不出来。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机智,根据情况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不能不顾课堂的实际情况,而一味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另外在学生回答不上来时不能一个劲地追问学生,而应多用一些疏导性、铺垫性的问题,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如我在通过表格讲尿液和原尿的成分的区别时问:“为什么尿液中的尿素含量比原尿中高许多倍?”当时大约过了2min左右,都没有学生能回答出来,我就问学生:“煲汤的时候,发现汤淡了一些,怎么办?”学生马上回答,“加盐!”我又说:“如果不加盐,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可以煲久一些。”有同学说,这时另外一名学生马上站起来说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原尿中的绝大部分水被肾小管重吸收了。”

  5 激励性原则

  教师应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及时给予评价。对于创造性的回答,予以赞美;对于正确的回答,予以表扬,尤其是那些有进步的学生;对于胆小怕羞的学生,予以鼓励;对于一时答不上来的学生给予希望,希望下次能回答好,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对本学科产生兴趣。只有通过不断提问、不断鼓励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学好知识。

上一页  [1] [2]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