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生物
关键字: 所属栏目:

生物学教学中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初探

来源:不详  作者:作者__  更新时间:2005-11-18 10:55:43   

摘 要  简要介绍了自主学习的涵义、理论依据、外在特征、影响因素。介绍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提出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关键词   自主学习     构建

 

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学生通过创新性的课堂学习活动及课外活动,实现自主性的发展。本文就生物学教学中如何构建自主性学习方式谈一些看法。

1.自主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皮亚杰(J.piaget)的建构主义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及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均与自主学习有关,三种理论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强调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自我思维和自我体验,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2.自主学习的外在特征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学生能提出自己能够完成的学习目标,并对自己评价;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帮助而不是灌输)自我激发、具有自学能力、信息收集及处理能力、一般科学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2 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外界因素

2.1 影响自主学习的内在因素

对于学生来说,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其自主学习的内因之一。我们知道,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头脑里原有的知识结构。如果原有的知识结构较好,可以被迁移或利用,则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如果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较差,则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对学生本人来说,动机是影响其自主学习的内因之二。

奥苏伯尔认为,情感中的成就动机,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因素,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其中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别人了解和理解自己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的阐述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指一个人为了让教师、家长表扬、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或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自我提高内驱力普遍存在而且发挥作用,因为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决定着他赢得地位的高低,因此一个人动机水平的高低直接与自主学习呈正相关,成就动机越高,则学习自主性越强。

对学生而言,情绪是影响自主学习的内因之三。

焦虑会影响认知过程,还会影响人对奋斗目标的设置,不良的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学生的自主学习;抑郁则形成自卑,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也会对自主学习形成障碍。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