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生物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创设自主学习教学情境探微

来源:不详  作者:作者__  更新时间:2005-11-18 10:53:35   

摘要  自主教学情境的创设,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和保证。本文试从自主教学情境的概述,如何创设客观教学情境;营造民主平等教学情境;创设自主参与和活动的教学情境;构建同化和顺应的心理情境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逐步达到素质教育的育人目标。

自主学习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又是一种教学策略,是高层次教学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自主学习自我成为主体的学习,握有学习的主权,操纵控制自己的学习。正如著名哲学家黄克剑先生所言:“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这一转,创设主动参与教学情境转出了学生无可推诿的主体责任心,也转出了先前可能处于压抑或非觉醒状态的那种自觉、自断的智慧。”自主学习要着重培养自主识别、自主选择、自主摄取、自主调控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有依赖于教师有意识地按照能力形成的规律,去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因此如何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自主教学情境概述

教学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过程的环境中进行,即由师生的主观心理因素(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和客观因素(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各种教学媒体)而构成一定的教学情境。所谓情境是无形的情与有形的境的水乳交融。创设教学情境的实质是创设一种学习的外界诱因,去强烈地左用于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从而引向具体的学习目标,加速自主学习活动的进程,提高学习效率。当某一学习目标达到后,学生的学习动即就会削弱,自主学习停止:这个信息反馈回来,又需要教师创设新的教学情境,激发新的兴趣和动机,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如此循环,激发和启动学生的情意动力系统,使兴趣得以激发,情感体验和成功感得以升华,意识支配得以充分发挥;与此同时,认知活动得以启动、发展和成功,最终达到情意过程和认知过程和谐发展的境界。情意的发展是一个由外在环境和他人激发,向内在自主自乐的过程,是一个有低层次向高次运行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以评价为中介,经历了情境——评价——情绪这样一个过程。教学中只有不断淡化和放弃低水平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才能建立起高水平的情绪。学生情意的发展应达到如下境界:有趣的思考胜过千言万语的赞美,学习成就高的学生并不是预期会得到好的奖赏,而是将学习当成一趟有趣地发现之旅,不断地发现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客观教学情境

首先在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的灵魂。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重新给知识、能力、品德三维教学目标赋予新的内涵:在知识教学时注重策略性知识的习得;深入挖掘知识中所蕴含的能力要素和情感态度要素,并作为教学的主攻目标。创设客观教学情境即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形式多样的探究客观奥秘的教学情意场。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主体意识得以体现,创新意识得以唤醒,情感意志、科学态度等品德要素得以陶冶,实践能力得以锻造。

1.创设实验情境。在理科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创造性的设置丰富多彩的种种实验。设计生动有趣的的演示实验,努力把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土法上马,改进课本实验,设计简易实验,鼓励学生设计科学小实验。通过学生亲自观察、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新知的精神。只有在这种情境中,学生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迸射出思维的火花、灵感的火花,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科学的殿堂上翱翔,多种能力得以充分的发展。

2.创设形象情境。教师要善于运用实物、模型、挂图、幻灯、电视、多媒体等形象手段,启迪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右脑,为右脑思维加工准备丰富的素材。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