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历史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中国古代史学习中的问题问题辨疑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1-28 14:01:41   

  
  
  
  
  
  一、新石器时代就有粟了,为什么商朝的农作物中没有粟呢?
  
  有,只是教材换了一种称呼:“稷”。其实,粟、稷、谷,都是指一种粮食作物,脱壳后叫小米。在西安半坡村等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墓葬中,都发现有炭化的粟粒、粟壳,从远古时代一直到南北朝,它都在我国北方粮食作物中居首要地位。
  
  二、禅让制是氏族成员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吗?
  
  不是。它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内各部落首领家庭男成员之中传贤不传子、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并非所有的氏族成员都有被举资格。这一时期,私有财产的不平等已经出现,因此会出现“禅让制”这样事实上不平等的政治制度。
  
  三、夏朝的国家机器中怎么包括了“城墙”?
  
  因为古代城墙是一种永久性的防御工程,用以保护统治者、抵御外敌或奴隶的反抗。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说的:“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他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他们的城楼已经送入文明时代了。”文明时代到来的标志就是国家的出现。后来的长城实质上也是一种国家机器。
  
  四、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是秦始皇用以威慑天下臣民的吗?
  
  错。兵马俑是秦陵墓中的陪葬品。古代许多帝王都相信有来世,他们在自己的墓穴中放置大量的陪葬品,主要是为自己的“来世”准备享用品,而不是用以炫耀或耍威风的。秦始皇墓葬的具体地点是千方百计不让别人知道的。
  
  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以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吗?
  
  不准确。早在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就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得到汉武帝的重视并逐步实施。五年后,汉武帝启用大量的儒生而罢黜了不少不治儒家五经的官员,使官吏主要出自儒生。汉武帝用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大一统思想作为舆论武器,使他的“削藩”具有了理论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汉武帝通过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的“推恩令”、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酣金夺位”,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因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用思想上的统一推进政治上的统一。
  
  六、西域都护是汉武帝设置的吗?
  
  错。汉武帝在位时间是从公元前140年到前87年。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的是汉宣帝。另外,都护是官职,都护府才是机构。
  
  七、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吗?
  
  不是。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称帝,国号魏。次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孙权于229年称帝,国号吴。由此可见,曹操没有在三国时期生活过。人们受《三国演义》等故事的影响,误以为曹操也是三国时期的人。
  
  八、邗沟开凿于隋朝吗?
  
  不对。邗沟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沟通长江、淮河而开凿的,在教材春秋时期地图(第18页)上是有的。隋朝只是在此基础上有所疏浚、修整和扩大。
  
  九、“唐三彩”是不是瓷器?
  
  不是,它是陶器。瓷器由陶器发展而来,但与陶器有本质的区别。瓷器用高岭土作胎,焙烧炉温在1200℃以上,烧成后基本不吸水,敲之声脆。而陶器以粘土作胎,炉温不超过1000℃,烧成后吸水,敲之声嗡。
  
  十、唐后期实施的两税法是否废除了人头税?
  
  没有。两税法改变的是征税标准,而没有废人丁税。《新唐书·杨炎传》载:“……户无主客(主户与客户),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21岁至60岁为丁,16岁至20岁为中),以贫富为差(依据土地财产纳税)……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清朝“摊丁入亩”的赋税政策才废除了人头税。 
  
  十一、元朝在台湾设置的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行省吗?
  
  不是。澎湖巡检司隶属江浙行省的泉州路。1684年清朝设置的台湾府才是隶属福建省。 
  
  十二、“色目人”是说他们的眼睛是有色的吗?
  
  不然。色目人者,各色各样的人是也。包括西夏、回回、西域以及居留中国的一些欧洲人。
  
  十三、“回部”是“回族的一部落”的意思吗?
  
  不能这样望文生义。回部指的是天山南路一带,是地理名称。
  
  摘自《历史学习》200.1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