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历史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历史教学的讲解艺术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05 10:26:24   

   在高考注重能力考查,历史教学改革呼唤能力培养的今天,精心研究历史教学的讲解艺术,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笔者认为,成功的课堂讲解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启发诱导,激活思维

   教师的课堂讲解必须具有启发性,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启发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而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提出问题应能够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须精心设计,并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的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第二,问题要明确,难易要适度;第三,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求知欲望。有经验的教师一般都善于运用启发诱导的手段,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展示在他们面前的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

   启发性讲解的核心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要善于克服消极因素,发挥积极因素,使学生从好奇心发展为求知欲,从对历史的直接兴趣发展为有意识、有目的对历史知识的探求。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时提出诱发探求性的问题,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诱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去积极思考,把学生的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教师在讲解时的主导作用,决不是代替学生去寻找答案,而是诱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比较、归纳、综合、解决问题。同时,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从教材实际出发,有计划地设置有内在联系、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问题系统,使学生的思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徐徐发展、不断深入,这种科学的讲解,会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这对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二、分清主次,精讲重点

   在一节课里,要讲的内容很多,有引言、大字、小字、插图、原始材料、表格图示等,奢望把一切问题都讲深讲透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在处理教材和讲解课文时就要分清主次,去繁求简,抓住重点,进行精讲,不能贪多求全。历史教材只是为教师的讲解提供了依据,但课本并不是供教师宣读的讲稿,教师在讲解前,须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再创造”。对一节课的重点,教师在讲解时应不惜时间,详细讲解。不但要讲大字,还要运用小字、插图,并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在讲解中,还要围绕重要的知识点,逐句进行分析,适当设问质疑,激活学生思维,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对于不是重点的内容略讲,甚至不讲,只是指导学生自己看。这样的讲解、剪裁无疑是科学的、合理的,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三、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教师讲解时,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至关重要,它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学生只有对历史产生了兴趣,才会愉快、热情、积极主动地学习。生动有趣的讲解,能拨动人的心弦,陶冶人的情操,使听者乐而不疲,越听越有味道。历史课内容的过去性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的讲解方法必须突出趣味性。要求教师在讲解时运用形象化的教学语言和直观教具,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生动逼真地“再现”到学生面前,把学生的思维引到当时的氛围中,使其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

   要做到讲解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并非一日之功。它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学修养,并熟悉讲解技巧,对课本内容反复研读,彻底消化,参考有关资料,精心选择具体、真实、典型、短小的材料,加以浓缩、提炼和升华,形成讲稿,课堂上才能做到绘声绘色的讲解。这种讲解要求语言流畅、准确、明白,饱含激情,朴实简洁,不哗众取宠。同时还要善于运用语音的高低和强弱、说话的速度和停顿,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一般地说,教师的声音要响亮、清楚、悦耳,说话的速度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对于一些重要问题,要加重语气,或有适当的停顿,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讲解时的声调要随着教材内容的变化而抑扬顿挫,切忌呆板、单调、平铺直叙。

   四、紧扣教材,深入浅出

   教师的讲解不能脱离教材,讲解的目的就是要扫除学生学习中的障碍,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里的知识,并转化为智力和能力。转化的关键点就是要求教师做到深入浅出,化难为易。这一点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较难。但也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教师能够吃透教材,驾驭教材,就一定能在讲解时做到灵活运用、深入浅出。例如,讲中国近代史时,“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概念非常抽象,对于学生来讲不容易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结合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政治、经济史实的变化自然地引出。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一个国家的主权部分的不能自主了。这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要从经济上看。鸦片战争前,中国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使中国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同时资本主义因素发展起来,既存在封建经济,又有资本主义经济。这就是“半封建“。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把教材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也是浅化教材内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初中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或历史人物的活动学起来很感兴趣,而对历史事件的性质、意义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理性内容比较乏味,不愿听,不愿学。从具体内容分析入手,逐渐上升到理论,学生就容易接受了。

   五、环环相扣,系统严密

   每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都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直到结束的历史过程,都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运动着、发展着;各个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教师在讲解历史事件时,不仅要生动形象、具体,而且要系统、准确地揭示出各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切忌把本来有内在联系的历史现象割裂开来,变成一个个孤立的历史事件。例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这一课,表面上看,各子目之间似乎无多大联系,其实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非常密切。1935年,日本向华北发动了新的进攻,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为了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中国共产党及时在陕北召开了瓦窑堡会议,调整斗争策略,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推动下,在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影响下,西安事变发生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教师在讲解时,就是要引导学生找出这种内在联系,并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用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分析各历史现象间的关系,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正确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发展变化。

   一堂课,就像一篇结构严谨完整的文章一样,要脉络分明,根据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和知识结构自然地展开,既要有内容上的深度,又要有理论上的高度,力求讲解的每一个问题都非常系统严密,不重复累赘,不节外生枝,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富有强烈的逻辑力量。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6年第4期)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