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地理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城市水环境承载力及其实证研究

来源:中国环境资源网  作者: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更新时间:2005-11-21 10:33:23   

3.4 结论与讨论

  (1) 水环境承载力主要包括水环境纳污能力和水资源供给能力两项分量指标,对一区域而言,受来水的年内和年际变化影响,二者均有所变化。但对城市而言,这种变化影响较小。为使该项研究具有较长期的决策参考价值,本实证研究均采用的是近几年 8 个变量的平均值。

(2) 城市规模扩张和城市人口的增长往往成为一些城市的不可控因素,它们对水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却很大。本实证研究中是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准作出的预测。

(3) 根据表 1、表 2 运算结果得知:如果按原始运行政策发展,2005 年其水环境承载力指数最小,综合值 E0=0.268,与之相比较,各策略下水环境承载力指数值分别高出 E0 的倍数为:2.98%、6.71%、3.34%、8.21%、1.49%、8.21%、2.61%、3.36%、37.3%。可见,按综合对策发展,2005 年水环境承载力指数最大,可有效地解决水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但该城市目前已潜伏着水环境的严重危机,该城市水环境承载力的利用已近极限,如果维持现状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水体污染的继续恶化。削减行业排污系数,提高工业重复用水率,适度调整工业行业发展速率等手段的采用对提高水环境承载力,协调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将起重要的作用。

(4) 策略变量 4(降低农灌定额)的节水效果是仅次于综合策略变量的对策,它说明当前该城市农灌用水过多,已出现与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争水矛盾,综合策略中吸收了这一策略变量。实际上,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边缘带的许多农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农用地面积有较大减少,与城市争水的矛盾也会有较大程度的缓解。

(5) 本文实证研究表明,综合协调策略对于该城市的持续发展比较适合,按此策略运行可保证经济与环境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我们把城市水环境承载力指数作为水环境与城市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的判据和研究综合协调对策的理论基础是合适的、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上一页  [1] [2] [3] [4]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