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地理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九五”期间资源科学技术重大进展

来源:中国环境资源网  作者: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更新时间:2005-11-21 10:31:59   

  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迎接国际贸易,实现资源永续利用,我国必须尽快查清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而且不能一劳永逸,必须像人口普查那样定期进行。根据我国国情可考虑每 10 年进行一次全面清查,两次全面调查期间,可应用高新技术实行动态监测。为了使清查工作自主可靠、质量高,建议国家发射高分辩率的雷达资源卫星。

3.2 从静态分析走向动态预测,区域发展模式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性研究日趋活跃

  资源科学研究的“战略化”趋向可以说是资源科学研究固有的综合性与整体性特点在时间尺度上的充分体现。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日益扩大,数量成倍增加,环境与生态问题益发突出,迫使人们不得不从整体上、从相互关系上、从长远利益上来考虑资源的永续利用与持续发展问题。资源保护与资源动用时序以及预报、预警等前瞻性工作成为资源战略研究的重要内容。

  区域资源开发战略和经济发展动态模型研究以及进一步完善资源环境领域的大型空间信息服务系统,完善遥感信息自我获取能力,加快开发大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图像处理软件,实现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资源与 GIS 软件的国产化。同时围绕着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探讨解决有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途径,加快资源科学新理论、新方法研究,为进一步查清资源做出贡献。

3.3 从自然评价转向注重社会经济分析,以合理化为内容的资源管理研究正逐步成为资源科学研究的热点。

  资源管理化趋向可以说是人类资源关系协调发展走向合理化的基本要求。它是由资源的有效性与稀缺性所决定的。资源管理的基层可以说是自然保护过程,包括建立保护区、进行自然区划等;中间层应是经济管理过程,基于生态经济原则、考虑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对社会经济系统及各部门之间的影响。资源管理的最高层应是社会需求管理,即对资源开发利用和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消费进行设计和导向。资源立法与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可以说是需求管理的初级形式,资源管理应该说是现代资源研究的一个根本方面。为了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必须从系统的角度认识各类资源、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特别要阐明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为制定协调、科学的资源环境政策和法律法规提供依据。

3.4 资源科学研究由定性转向定量、半定量,日益模式化和定量化

  资源科学的定量化研究和数理方法紧密相关,各类经济模型的建立就是数理方法的具体应用。只有把资源系统模型化,才有可能比较准确地了解各因素之间的互相联系和相互制约机制,既可进行定性分析,又可同时进行定量化研究。

  定量化最初是描述性统计、统计推理分析和建立经验模式。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多元动态分析开始兴起,计算机的投入使资源信息系统继资源数据库之后普遍建立,促使资源科学研究日益模式化和定量化,现代资源科学研究由定性转向定量、半定量,日益模式化和定量化,必将促进资源科学的发展和完善,从而摆脱定性描述的滞后状态。

3.5 从常规手段转向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方法和手段日益现代化

  广泛采用高新技术调查研究各类资源问题,提高资源科学的定量化程度,特别是要应用信息技术、空间技术和现代观测、探测技术及实验技术,获取有关大量数据,进行动力学分析和虚拟,发展资源环境信息系统乃至“数字地球”;建立各种动力学模型等等。

上一页  [1] [2] [3] [4] [5]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