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物理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指导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2-03 14:13:34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这一学生实验,是要让学生学习一种方法,即用宏观手段来研究微观问题,该实验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因此指导学生做好这个实验是十分有意义的。  要做好这个实验,需注意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一、浓度配制 

教材中要求老师事先配制好一定浓度的酒精油酸溶液,并无明确指明要配多大的浓度、而这一浓度大小的选择正是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通过多次试验,我们认为浓度选取1‰较合适。配制浓度为l‰的油酸溶液可经两次配制。第一次配制,在100ml量筒中准确地放人96ml无水乙醇,再用5ml量简量入4ml油酸,充分搅拌后,得到4%浓度的油酸溶液。第二次配制,取97.5ml的无水乙醇放入另一个100ml量筒中,用5ml量筒准确量入第一次配好的浓度为4%的油酸溶液2.5ml,充分搅拌,便得到l‰的油酸溶液。 

通过两次配制,既可减小取液时的相对误差,又可用尽量少的液体配出。较准确浓度的溶液。在配制过程中应注意,(1)小量简量取的溶质要全部放入溶液;(2)充分搅拌;(3)油酸溶液配制后不要长时间放置,以免酒精挥发改变浓度。          

二、粉的厚度 

实验中痱子粉的作用是界定油膜大小的边界,痱子粉过厚,油膜不易扩散,使水面的痱子粉开裂,痱子粉太少,油膜边界不清。教材中要求学生将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如何“撒”.这是关键,为了让学生撒好痱子粉,可先将痱子粉装入小布袋中,然后拿一细木棒在水面上方轻敲布袋,即可得到均匀的、很薄的一层痱子粉。具体撒多薄的痱子粉,教师要事先试验.心中有数,并指导学生操作。         

三、点的滴法 

实验时,把配好的浓度为1‰的油酸溶液约(3ml一5ml)分到5ml量简中,发给各小组,让学生用液管抽取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训练准确、均匀地滴点。在练习之前,教师应示范滴管的拿取姿势,用左手食指、中指挟住滴管的中部.右手拇指和食指摄住滴管的胶头,两手掌靠拢。形成一个稳定的姿势,再把两肘支在桌上,这样可保证滴出每滴溶液时所用的力始终不变,数出的滴数误差就会减小。学生按上述方法操作,记下小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例如lml)时的滴数。接下来把一滴油酸溶液滴入撒好痱子粉的水面中央,这滴油酸溶液立刻伸展为一个80cm2,140cm2左右的以痱子粉为边界的近圆形油膜,边缘是锯齿形,当油膜中的无水乙醇挥发、溶解后.油膜便自动收缩为60cm2-120cm2的近圆形油膜。浅盘上盖好玻璃,用彩笔描出油膜边界,用坐标纸量出油膜面积。 

注意了以上三个问题后,这个实验就不难成功了,实验过程中,另外注意浅盘选深度为5cm左右的圆盘,口径选40cm以上,底色用棕、黑等深色,痱子粉应保证干燥,浅盘中的水应提前放置(静置)10小时以上,滴管往浅盘水面上滴油酸溶液时。滴管口距下面的高度应在1cm之内,当重做实验时,应用大量清水把钱盘及量筒、滴管洗净,有条件的学校如用热水清洗或酒清擦试后再冲洗效果更佳。  总之,只要教师精心准备,对学生认真指导,则可观察到应有的实验现象,一定会得到与油酸分子公认值1.12× 10-9很接近的测量估算值。 

薛仙顺 刘淑珍(吕梁地区贺昌中学 山西0330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