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物理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手边实验”在物理的应用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2 03:30:14   

  所谓“手边实验”就是所需器材很少,且随手可得,操作简单而现象明显的实验.或者也叫非实验室实验.该类实验的特点是:1.器材来源于日常生活用品或习用品中,生感到亲切;2.实验装置和操作都简单,生人人都能参与;3.实验现象明显,便于生观察和分析.在实际有广泛的应用,下举几例加以说明.

 

  一、引入新课、设疑激趣

 

  新课的引入,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其作用主要是激发习的动力和求知欲望.利用“手边实验”引入新课因为人人都可以参与,每个生都能获得第一手感知材料,效果比其它方法更好.

 

  例1 讲授新课《反冲运动》.利用下面实验引入新课:发给每个生一个气球,师提出问题:不加其它实验条件能否使气球飞起来?

 

  同们一会儿就探索出方法:给气球内吹足气,捏紧出气口,释放气球,可见气球向放气的反方向飞出.

 

  又提出问题:为什么气球向放气的反方向飞出?师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很自然就引入到新课内容.

 

  2 讲授新课《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设计下面实验引入新课:生叫起立后,请同们不要马上坐下,让同站立着且左右脚分开,使两足间的距离尽量地大些.要求同们上身不左右摆动,能否从双脚站立姿势改为单足站立?

 

  同们通过试探后,都摇头说不行.让同们深入思考:怎样才行呢?

 

  同们很快就得到结论:让身体向支撑脚这边摆动,从而使重心也向这边偏移.再继续讨论就引人到新课.

 

  二、探索规律、激发创造

 

  探索式是新课改的要求,是提高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利用“手边实验”使生能人人都参与到探索“新”知识、“新”规律和“新”方法中去,不但是激活课堂的妙法,更重要地能激发生的创造力.

 

  3 讲授新课《反冲运动》.在分析到反冲运动的危害和防止时,可用如下实验来探索防止反冲的办法:在例1的基础上让生思考怎么样使气球在放气过程中不飞起来.

 

  生在实验探索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有:1.在气球上拴一本书,增加质量;2.用手拉着不放,抵消反冲力的作用;3.开始放气的同时在气球出气口的反方向用笔尖刺一小孔;使两边放气产生的反冲力抵消.通过进一步讨论就可以总结防止反冲的办法.

 

  三、验证规律、理论联系实际

 

  利用实验来验证物理规律是常用的方法,利用“手边实验”验证物理规律使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因为“手边实验”都是取材于实际生活,展现常见的物理现象.

 

   

 

  4 讲授新课《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位移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规律时,可采用“手边实验”验证:在桌面上放一张白纸,用一根线拴一块橡皮,一位同用手按着线的一端,取一直尺(如图1)放置,另一位同用手按住直尺的右上角平行地向右移动直尺,并在移动的过程中记下橡皮所经过几个位置点,画出直尺移动的距离S1、橡皮沿直尺上升的距离S2、橡皮实际移动的距离S(如图2),作出图示就可验证位移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

 

  四、分析现象、巩固知识

 

  一堂好课结束阶段把握得好,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新课结束阶段演示些“手边实验”,要求生利用所知识分析实验现象,不但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更能使生课后还感到余味无穷.

 

  5 讲授新课《动量定理》.讲完新课后,为了加深生的理解可以增加如下实验:在桌面上放一张白纸,把笔套竖直放置在白纸上,要求生把白纸抽出而笔套不倒.

 

  同通过多次试探可知:如用足够快的速度抽出白纸,笔套不会倒!接着要求生分析和讨论实验现象的原因,从而达到巩固所到的动量定理的知识.

 

  例6 讲授新课《自由落体》.分析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后,可用《测定反应时间》的实验来巩固所知识:请甲同用两个手指捏住刻度尺顶端,乙同用一只手在刻度尺下部做握住刻度尺的准备,但手的任何部位都不要碰到刻度尺.当看到甲同放开手时,乙同立即握住刻度尺.

 

  测出刻度尺下降的高度,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算出乙同的反应时间.

 

  五、模拟实验、扩大视野

 

  “扩大课堂”是现代育发展方向,如开展研究性习、实践活动等.利用模拟实验把“课外的”搬到课堂上来也是“扩大课堂”的一种方法,使生的视野更加广阔,以致用.

 

 

  例7 讲授新课《力的分解》.利用下面实验可模拟起重的重物对活动悬臂和缆绳的作用效果:如图3用细线的一端拴在手指上,另一端悬挂一橡皮,用铅笔支起绳子,笔尖压在手掌心上.

 

 

  同们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手指受到的是拉力,手掌受到的是压力.从而了解起重机吊起重物时,重物受到重力的作用效果对活动悬臂是压的作用、对缆绳是拉的作用,如图4示.

 

  六、纠正错误、突破不良思维定势的影响

 

  有位育先知曾提出:“育的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地是纠正生错误观点、培养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复习和试卷讲评时可以运用“手边实验”的方法来纠正生错误,因为实验可以直观的暴露出生错误的根源,从感性认识上纠正生的错误.

 

 

  8 复习《摩擦力》时,较多的生由于对摩擦力的概念的错误理解,认为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导致分析问题时总是出错.可用下面实验(如图5)来纠正:把一个书签夹在一本不厚的课本中,尽量使书签靠近书装订的一边.用手提书签就能将课本提起,且能使它升高.

 

  引导生进一步分析:是什么力提起书?生对书本进行受力分析,很容易找到是摩擦力的作用.从而使生上述错误不攻自破.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阅览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