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英语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外语电化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其模式 论文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0:40:50   

   

内容提要: 本文第一部分通过剖析3个方面的关系论述外语电化的基本规律。一是电手段和技术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二是电化与科技术之间的关系;三是电化与人才素质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从工作性质、组织结构和人员组成等不同侧面进一步探索外语电化的标准化模式问题。

我国外语电化从起步至今已经历18年。18年来,外语电工作者对这一领域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总结,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理论财富和实践经验。笔者就上述主题谈些看法。

外语电化本身包含着语言和媒体应用两大部分。因此,它首先涉及到电手段与语言的相互关系问题。我们知道人们的认识和思维过程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然后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外语电化完全符合这一认识规律。现代育技术运用、心理、生物和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原理,通过电媒体来沟通和控制信息,以创造最佳效果。也就是说,电手段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把抽象的材料形象化,利用声、色、形、景来强化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并建立起信息联系,从而诱发大脑迅速反应,加速记忆过程,提高记忆效率,达到缩短时间,增大信息容量的目的。这个过程,就是在有关法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媒体自身的功能和特点,把设备的功能优势转化为优势的过程。因此它展示了电媒体与外语之间业已存在的内在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不断的磨合中得以巩固和完善,并为外语水平的提高注入新的活力这一基本规律。

其次是外语电与科技术之间的关系。外语电化的发展与科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它是科技成果在领域的实际应用。正如人类进化的历史进程是以工具的革新为主要特征一样,外语电化的每一步发展同样离不开媒体的更新。一种新的手段往往是创造和推动一种新的形态的直接动力。以听说法为例,行为主义流派根据“刺激-反应”理论提出的这一法则,要求生通过大量机械性的句型操练来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应运而生的语言实验室成为从事这一活动的最佳“工具”。由此可见,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从根本上增强了电化的力度,推动它向更深层次发展。另一个方面同样不可忽视:科技术的发展周期不断缩短,促使外语电化手段与技术的发展节奏日益加快。从媒体的沿革及其进展速度可以看出,从幻灯、唱片、电影、广播、录音、语言实验室、电视、录像、卫星传播、计算机一直到目前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技术,在不足一个世纪的演变中,这些媒体已经从原始的单一信息形态发展到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全息形态,变革的周期在不断加快,新老交替的时间由初期的几十年逐渐缩小到十几年,甚至更短,形成一种日新月异的快节奏趋势。这种趋势给外语电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认识和掌握外语电与科技发展之间的这种规律能推动我们所面临的工作。

第三是外语电与人才素质的关系。电化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与机之间需要相互适应,然而人是处在主导地位的。因此首先要在人这个因素上下功夫。要发挥好人的作用,首先要根据总体工作规划和要求,设定相应的岗位,明确每个岗位的任务和职责,根据不同岗位的各自特点选择相应的工作成员。在人员的物色和调配中,充分考虑其专业特长,历层次和新老梯次,从整体上把握好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人员配备。同时,在工作实践中,注意选拨和培养知识面广并突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让他们在管好用好现有媒体的同时,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接触新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努力成为新手段新技术的探索者和开拓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新的手段和技术不仅能为我们创造更好的条件,而且也为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提供了习的机会。他们在适应新的工作手段中锻练自己,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为他们所从事的科研革新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因此,人员素质与设备技术之间存在的这种互为转化的辨证关系是直接影响到电事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之一。发挥人与机这两个参数的最大效率是我们电工作者永恒的目标。

从上述关系中得出的几条基本规律为外语电化勾画了粗略的轮廓。从总体上看,目前外语电正朝着、科研与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型模式发展。然而,事实上每个单位的规模层次和工作任务是不尽相同的,因而在基本模式相近的同时,各显自身特色。比如有的突出声像资料的收集、积累与播放,为外语开辟第二课堂提供丰富的资料,营造出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视觉氛围;有的集中精力搞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