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英语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英语教学“一条龙”的必要性和前景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2 02:08:17   

英语在两方面都比20年前好得多,但还是不够,离21世纪的社会需求和祖国建设对大毕业生的英语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全国各地高校新生入后还要两年基础阶段英语。为此,必须有一个很大的大英语师资队伍。这是必要的,是由过去50年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但从长远来看,这并不是一个正常情况,恐怕除了中国外,世界上哪国都很难再找到一个如此庞大的大英语师资队伍。在德国,中毕业生不但英语好,而且已经了第二外语。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1949年后一届一届的大、中生都英语,大、中英语师一直英语,又不断培养新的英语师,如果没有出现“文化大革命”的话,到今天大英语可以肯定完全不是现在这个水平,恐怕大部分中毕业生都已打好了英语基础。

英语的现状及其与中英语之间的关系

英语是大英语的基础:大英语效果如何,与中英语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规律是:大新生中,英语水平高的生,了两年大英语以后,英语水平还是相对地较高:反之,进校时英语水平较差的生,了两年大英语以后,总的英语水平还是较差。(当然,有少数例外。)因此,要想使大毕业生普遍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那必须进入大时就有较好的英语基础。

请对比一下,中了6年900多时的英语课,到毕业时,英语词汇量不及2000(即平均每2个单词),语法基础不扎实,听、说、写能力较差或很差,总的英语水平不高;生进入大后一、二年级英语课共有240-280时,到高年级可能有几十时专业阅读或专业应用阶段,总共也就300时左右。指望他们在大习约300时(即中的1/3不到),英语就能有很大的提高,平均每8.6-10个单词,听、说、写、读都不错,那是不现实的。

英语课的时不可能再增加,因为大生应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专业习上。(本文不讨论那些为了出国而用大一至两年的时间集中突击获得应试本领来考TOEFL、GRE等人)。

总之,要想大毕业生有较高的英语水平,那必须在进入大前就有较好的英语基础才行。

清华大新生的英语水平

社会上很多人认为:“清华生水平高、英语水平高、好。”清华确实有英语水平很高的生,但并不是大部分生英语水平都很高。每年全北京市各高校统一使用“北京市英语入分级测试试卷”。该试卷是由北京市委高处和北京市大英语研究会组编的。请看清华本科生入分级测试的情况:

1998年9月约2300清华新生参加测试,根据测试成绩,43%新生入一级(没有单独设预备级的班,成绩再差也入一级)。34%新生入二级,即入一、二级的生占77%,也就是说所谓“好”生(即直接入三级的生)也不到全体新生的1/4。每年分级结果大同小异。如果清华的新生是这样的英语水平,其它高校新生的英语水平可想而知。

分级考试成绩和过两年大英语以后考试成绩的比较

1996年当时的国家委高司外语处召开会议布置全国8所高校英语改革试点,内容包括自行命题考试,同时规定不必参加全国四、六级统考。清华是8所试点大之一。根据这一指示,我系着手自行命题,从1997年1月起每期期末进行“清华大英语水平测试-1”(简称TEPT-1),到 1999年6月是第6次。按务处的规定,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必须通过TEPT-1才能发位证书,而四、六级统考则由生自愿参加,与毕业不挂钩。

新生分级测试完全是客观题,即多项选择题,即不考口语,也不考写作。而TEPT-1除了阅读理解等外,还考口语和写作,笔试中主观题占75%,此外,还规定各单项(听力、阅读理解、写作、口语)的最低分,如果单项不及格即使总分达60分,也以不及格论。

新生分级测试和TEPT-1这两种测试题型和要求虽然有所不同,但对这两次测试成绩做比较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