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数学论文 → 文章内容

借助学具优化课堂教学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8-8-12 8:40:14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引导学生使用学具是学好数学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也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学具辅助教学,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的。
   
    一、引导学生从学具操作中获得新知
   在教学中,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恰当地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从操作中获得新知,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数学中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儿童的兴趣为活动中心,教师的作用是建设、引导和帮助,创设儿童喜爱的学习环境。教学中把学具与兴趣这一心理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素质正处于最敏感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对学习成功渴望的强烈程度,直接导致了他们对教师新颖教学方式的期盼。精心设计学具的使用,充分利用学具新颖灵活富有创意的活动形式,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活创新思维,开发学习的潜能,尤其能培养学生探究数学学习方法的能力。利用学具,辅助教学,是积极进行课堂改革的体现。使学生过去的“要我学”,变成现在的“我要学”。能够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先让学生拿出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3份 ,4份,5份,6份,7份,并记录每次分得的根数和剩下的根数,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中发现,在平均分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一种不能分完。当不能分完时,余数总比除数小,进而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教学中多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做一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课堂容量,更充分地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这样学生通过使用学具,既能发现新知,又品尝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运用学具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在教学中运用学具,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亲手做一遍。”让学生动手、动眼、动脑,使操作、观察、思维有机结合,把抽象难懂的道理,通过直观形象的学具操作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用梯形学具,按照课本中的说明和图解,进行演示,使学生清楚的看到,把两个梯形重叠旋转后,把红色的梯形的左边沿着白色的梯形的右边向上移动,使红色梯形的上底和白色梯形的下底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操作学生很快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已有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学生很快得出梯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从而得到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其对公式有了深刻的理解。
   
   三、运用学具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着鲜明个性的人。他们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愿望,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维火花和行为规律。正如每个人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代替的,也是改变不了的。教师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者,人生的塑造者,学习方式的组织者,不可能替代学生读书,替代学生感知,替代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替代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和掌握一个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明白道理。通过自己的感悟,找出事物内在的联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各种感官去感知数学的变化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充分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利用学具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实验探究。学生自己选择的实验材料----圆柱容器和圆锥容器,通过这些材料去发现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有没有关系,如果有,是怎样的关系。由于学生选择的实验材料不同,有的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有的是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有的是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有的是不等高也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教师没有固定单一的实验操作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课堂气氛活跃,人人动手参与,争先恐后汇报实验结果,从而得出了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学具是另一种形态的教材,是一种比课本更直接,可操作,可实验的学习材料,学具的使用可较好的体现新课标“生活中的数学”“做数学”应用实践的基本理念。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正确恰当的操作学具,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相关链接
  • 上一篇文章:浅谈七年级数学竞赛辅导
  • 下一篇文章: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