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数学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融情感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2-07 18:21:57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识过程。“知”包括知识、技能、思想观念;“情”则包括

多种类、多层次的情感现象。情感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驱力。在数

学教学中,情感随着认识过程从觉察某种现象并愿意作出注意→作出需求的反应→对行为的

满意欣赏→形成个性、人生观;与知识的识记、理解掌握、应用是紧密平行交叠着发展,共

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时而需要用情感目标作为达到认知目标的手段;

时而把认知领域中的变化作为引起情感变化的手段。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

时,先布置家庭作业,让每一位学生任意写分子、分母是两位数的分数,进行笔算,得出分

数值,并记录下计算的结果。上课时,师生打擂台,由学生报分数,老师判断结果,哪些分

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由于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分数都能作出迅

速准确地判断,学生感到非常惊讶。此时,老师说:“我有一个秘密,它能够迅速准确地判

断出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大家想学吗?学生兴趣盎然,有了渴望获得新知识的需要,

必然促成新的认知目标,这样,以情导知,知情交替,情知交融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在

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以下几点。

 

一、把握教材内含的情感因素

在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方法时,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首先应用数学学科本

身所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如《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课,在教平行四边形

的特征时,教师用幽默的语气说:有一个法宝,能使不会画画的小朋友马上成为小画家。这

一法宝是什么呢?是放大尺,它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制作的,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是什么

呢?你们想知道吗?这一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以知识本身的魁力来吸引学生,能使学生产生强

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

 

其次,可从数学学科的应用广泛性入手,把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公式、法则、图形与现

实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产生对

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情感。

 

其三,抓住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的抽象美、逻辑美,诱发学生联想,在美感中提高追求真知的

动力,促使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

 

其四,利用教材中出现的趣味题、数学小知识、数学家的轶闻趣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豪

感。

 

二、教师情感的感染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感情地教,学生才会有感情地学。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

去感染学生,引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师生情感交流,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教得扎实,学得主

动,教得生动,学得有趣的教学目的。

 

别林斯基认为:“爱是教学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

 

”所以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并且对数学充满兴趣,怀着

满腔的热情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给学生树立无声的榜样。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

吃透教材,设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具要直观形象,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声色并茂,教学

语言生动,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教学设计要环环相扣,疏密相间起伏有致。这些都

有助于学生产生内心情绪的体验,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

 

教师的情感感染还体现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不能喜

“优”厌“差”,要真诚地给学生以信任、鼓励,创设和气融融的情感气氛,为顺利上好一

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矗如,有一次我借班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为了稳定学生的情

绪,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我设计了这样的情节。教师先作自我

介绍,同时介绍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交朋友。邀请学生介绍相对面同学的姓名(可前后左

右转动),学生听说要与老师交朋友,感到老师平易近人,一 下子师生关系拉近,学生纷纷

举手,四面转动介绍与他相对面的同学。这样既创造了活泼的课堂气氛,消除了师生之间的

陌生感,同时对“相对”一词有了直观的了解,突破了教材中“相对”的难点,为长方体相

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奠定了基础,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

激发学习情感是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学习的重要方面。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

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情感总是与情景相伴随,创设问题情景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出一种学习环境,在学习环

境中诱发学生的情感。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提问:要测量长方体的12条

棱长总和,你是如何进行测量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反映强烈,跃跃欲试,争着发言。

在各种答案中,有一个学生说:“我只要量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就能计算出棱长总和。

因为长方体相对的四条棱长度相等,?每个长方体都有3组相等的棱长,每组测量出其中一

条棱长,就能算出每组棱长的总和,?把3组棱长总和相加,就求出长方体的总棱长。”教师

肯定了这位同学的测量法,指出这样测量既快又准确。这一问题的设计,不但检验了学生新

知识掌握情况,同时启发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教

学作了铺垫。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一个问题设计得好,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

生兴奋点,促进思维的发展。

 

教学中精心创设认知冲突,可以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讨论、

探索、评判,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智能的目的。如“平角概念”教学,我把钟面上的时针和分

针转成直线时,提问学生这是不是角?这时,学生反映不一,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我让

说不是的学生讲角的特征,然后让说是的学生找出顶点和两条边。此时,教师再次操作验证,

时针不动,分针转动,每转动一次,都让学生找出顶点和两条边,直到两边转成一直线。这

样,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时针、分针成直线时,它仍然是个角,这个比较特殊的角,叫平角。

通过前后不同答案的对比、辨析,最后得出正确答案。这种训练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辨析思

维和言必有据的严谨的思维习惯。

 

采取激励措施。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

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愿望。”知识的获得来自于思维活动的过程,学生一旦通

过艰苦的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就会产生成功的喜悦,同时会更加激发对进一步学习的渴

望,形成学习过程中的良性循环。因此,在学习数学的智力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经过努力所

取得的点滴成功,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课堂中可采取竞赛、表扬、评优等措施,以提高学

生的内驱力。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