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数学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聚焦数学课堂的十年改革之旅──来自上海市中学青年数学教师联会的报告(二)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1 02:10:57   

3、“文本案例研究”──青年师在课例研究中砺练

(2000,3~2003,4)

在我们青年师大量运用录像带分析技术研究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录像带分析虽然弥补了现场观摩的一些不足,如可以多角度的二次编码,从而使复杂过程的研究成为可能,并且不受时间的限制,也有利于整合定性和定量分析。但录像带一般只是单纯的课堂实录,缺少法意义上的讨论与指导,因此在改变师的实际行为上不甚理想。首先,观看录像带毕竟不是在现场听课,摄像机拍摄到的角度非常有限,只能看到师行为和个别生,对于室内全体生每时每刻的概貌无法把握,只能根据声音“想象”;其次,观看录像带获得的信息极其有限,尤其是对于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难以解释其发生发展的深层因素;第三,对于青年师而言,受到自身水平和经验的制约,观看录像带往往难以捕捉课堂焦点、有时甚至不知所云;最后,观看录像带毕竟再现的是原始的课堂素材,没有专业研究人员或专家的观点、甚至也没有现场观察那样有同行点评,如果青年师机械地套用各种录像带分析技术,有时反而把一堂课弄得“支离破碎”。此外,我们感到要反复观看四五十分钟的课堂录像,非常疲劳和乏味,因为只能以快进或倒退的方式搜寻某个片段大致的节点。

从2000年以来,我们青数会初步接触到一些国内外优秀的案例,感觉到用案例的形式来研究课堂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案例研究从1986年开始就被卡耐基工作组推崇为育的核心,成为“联结理论与实践,揭示师在复杂的认知活动中如何运用高层次决策技能的有效途径”。许多研究也表明,“案例可以为训练师的分析能力,激发自我反思提供例证与机会”;可以激发师“探讨真实的、丰富而复杂的法问题,分享和探究经验”等。因此在2001年,青数会承担全国中育专业委员会年会会务工作时,特意向与会代表和青年师提供了两本引进翻译的国外优秀案例集(哈佛数案例发展项目成果和匹兹堡大QUASAR研究成果,由上海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自此,青数会成员做数案例掀起了一个高潮,几乎所有成员都参与过案例研究,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3月到2003年4月三年来,青数会的师正式发表在《人民育》、《上海育科研》、《中参考》、《数通讯》、《数报》等刊物上78篇,其中23篇获得省级以上论文评比等第奖,还有大量的案例被提交会议讨论或作为习资料内部编印。

我们发现,用文本案例的形式分析数课堂有较高的研究成分。它可以使青年师有主题的关注一两个数问题而非面面俱到,因此焦点突出、信息集中;而案例中揭示的问题往往又可以激发师的深入反思和进一步讨论;更重要的是,每个案例本身既有过程的描述、又有理性角度的阐述,使得实践和理论相互联系;而在案例的开发过程中,通常会有青年师和研究人员的合作,案例的呈现结果实质是研究者和师双方观点的综合,这样的课堂研究形式非常有利于青年师的快速成长。例如在2003年,青数会副会长沈子兴老师(复旦中)研究了数中“接受性习与研究性习的整合”,发表在《数通讯》,此文后来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并获得了“全国育理论研究与创新成果评审”一等奖。

【文本案例:“接受式习”与“活动式习”的整合】

研究性习作为以培养生数探索能力、创新意识、合作精神为目的的习方式,正受到育界的广泛重视。通过实践,各地都总结了许多经验,包括“研究性课程”的开设、“套餐式课程”的实验、各种课题研究小组的成立等等,这些只是推广研究性习方式的一种途径,促使我们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平时的课堂中体现研究性习?它如何与传统的“接受性习”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相互整合,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下面通过《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判定》一课的实录及评析,谈谈我们的认识。

课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判定

知识目标:(1)使生掌握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定义及判定方法;

[1] [2] [3] [4] [5]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