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数学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浅谈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8 23:42:50   

一、进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现代创造理论表明,创造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它的获得不是靠传授或是手把手的。而是在课堂中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方法,让生在不断经历的习过程中,逐渐加以培养得到的。

  书本上的知识和老师传授的习方法,大多是前人智慧和经验的总结,认真“接受”和继承这些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不认真“接受”和继承老一辈的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人类社会不仅不能发展,而且不可能存在下去。习的定义就是“指由经验或练习引起的个体在能力或倾向方面的变化”。这里的“经验”就包括了继承前人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从这个意义上看,可以知道“接受”和继承前人经验在习中占有多么重要的比重。

  但是“接受”不等于是盲目机械的知识灌输和技能模仿,生也不是个单纯的知识容器,总得对前人总结出的知识和技能有所思考和改进。因为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否则人类就不可能进步,因此既要习前人的经验,又不能“惟书、惟师、惟上”,在习和继承的同时要鼓励生大胆质疑,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羁绊,在前人经验和智慧的基础上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创新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要超越现实,就要对现实独具“挑剔”与“批判”的眼光,发现事物的缺点是一种科品质,因此可以说,质疑是创新的突破口,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因为有“疑”才有“思”,有“思”才启“新”,任何新的东西都源于对旧事物的不满,都孕育于对原有事物不足的质疑,所以在培养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培养生大胆质疑是非常重要的。

二、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因此我认为要培养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多给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生大胆提问,并引导生自己来析疑、解疑。让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想象,从而提高生的创新素质。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在新课导入时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引起生的认知冲突,把生带入问题的情景中,使生产生求知的需要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生创新意识的萌发提供可能。 例:“能被25整除的特征”时,师向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要你能说出一个数,我就知道它能否被25整除。”出于强烈的好奇心,生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住师,当师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来后,生的好奇心就转化成了求知欲,纷纷问师:“为什么你能判断得又准又快呢?”很想了解其中的奥妙,从而主动地习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由于对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生还提出了“能被37911、……等整除的数是不是也有特征呢?”生创新的潜在意识顿时得到萌发。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创新习这种活动来实现的,而习的主体是生。心理认为:生的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构建新知识的过程,通过生积极努力的探索而产生“新的结果”。就是说,生的创新意识是在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中产生,并在生主动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的。因此,要培养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把生推上习的主体地位。但是,生主体地位的确主是通过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的,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推动生主动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