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他为什么在黑夜中远去?——窥视海子灵魂深处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2-28 02:57:24   


无家可归感正是本世纪西方社会中那些追求有价值生活的人们的普遍感觉 ,并成为普遍吟唱的主题。在一百多年前 ,荷尔德林就预感到了这一灾难会出现。荷尔德林预感到 ,技术功利的扩展 ,将会抽掉整个人的生存的根基 , 人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根据 ,人不但会成为无家可归的浪子 , 流落异乡 , 而且会因为精神上的虚无而结束自己。本世纪许多著名作家和诗人的自杀,就是一个绝对的证明。各种政治、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 ,还只是一种外部现象;失落自我 ,没有归属 ,空虚孤独 ,才是更为根本的。 由于荷尔德林过早地对这种新的普遍分裂带来的人的无家可归的苦境有所感悟 ,因此 ,作为一位诗人 ,他极其孤独。他多么渴盼能早日重返与神灵同在的故乡。在《致流浪者》中,他唱道 :“我寂然一身 , 但祖国之父 ,/ 你就在我头上 , 超然于云雾之端 !/ 呵 ,万能的苍穹 !/还有你们 ,大地与光明 !/ 你们三位一体 , 永恒元极 ,/ 宰割万物 , 施与慈爱。/那把我紧系于你们的丝带永不断裂 / 我自你们溢出 ,/ 追随你们而浪迹他乡 ,/ 现在 , 我已饱阅人生 ,/ 又与你们 , 与欢乐的神明同返故园。”荷尔德林在预感到人的不可逃避的无家可归之境的同时 ,也预感到人类必将重返故里 ,重返童贞。 “还乡” 成为荷尔德林晚年思考的一个重要命题。还乡就是返回人诗意地栖居的处所 , 返回与神灵亲近的近旁 , 享受那由于偎伴神灵而激起的无尽的欢乐。这就是诗化 ,就是诗化的人生。根据这一理论 ,真正的诗人 ,成该是在神性离去之时 ,在漫无际的黑夜中 ,在众人冥冥于追名逐利 ,贪娱求乐之时, 踏遍异国的大地,去追寻神灵隐去的路径 , 追寻人失掉的灵性。这正是贪乏时代 (丧失人灵 ,神灵隐遁的时代 ) 中诗人的天命。⑤

海子是用他的生命来写诗的 , 他的不少诗作是实践了荷尔德林的主张。在他的诗作中频频出现的太阳意象 , 或许可以说象征着一种神性。海子希望这神性的光焰能照亮这冥冥之夜。 诗人竭力追寻神灵隐去的路径 ,上下求索 :“我在天深处高处询问 住在 ?/ 我 / 在天空中站起来呼喊 / 又有谁在 ?”(《太阳》)海子是在“呼喊 ” —— 一个拯救的声音,可是 , 神性的缺席使他的声音变得空洞。一旦海子认定天空中没有谁在的时候 ,他就走向了绝望最后的结局:死亡。

海子是一个被绝望压垮的天才诗人。这位以 自绝生命来结束诗歌生涯的诗人,声称自己 “走到了人类的尽头”, 即走到了绝望的最深处 , 并体验到一种有质量的黑暗与孤独 , 且成功地转化成作品的内在力量传达出来。海子是我们时代最为苦痛的歌者 , 他的笔确实伸越到了人类的本质性尽头 , 他看到 :“在这无边的黑夜 / 除了黑暗还是黑暗。”(《太阳》)

绝望的海子以死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 他以诗的方式生活 , 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活。

海子在黑夜中远去,留给我们的是他的不朽的诗作。引发我们无边的思考。



注释:

①海子的最终志向是创造一首“大诗”,这首诗将包容并且最终将超越以上人类文明史上的里程碑。海子自视为荷马的继承者。

②奚密:〈〈死亡:大陆与台湾地区近期诗作的共同主题〉〉,见〈〈诗探索〉〉,1994年第三期。

③见〈〈诗探索〉〉,1994年第三期。

④〈〈荷尔德林读本〉〉,1954年德文版,第258页,转引自刘小枫〈〈诗话哲学〉〉。

⑤参见刘小枫〈〈诗话哲学〉〉第93页至第101页,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作者邮箱: tdzqz@sina100.con

上一页  [1] [2]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