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作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五个问题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1:08:34   

根据素质育的要求和作文规律,改革作文,培养生作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应解决下面五个问题。

一、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矛盾

1.坚持发展认识能力和发展的适度原则。大纲一方面要求"指导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师要引导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强调了认识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对认识能力的培养作了符合小生心理发展规律的适度的要求,如在写作中要逐步做到:有具体内容,有中心,有条理,要展开想象。在作文中实施素质育,就要引导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把认识能力的培养立足于生课外丰富多彩的生活上,而不是局限在课堂上有限的40分钟。

2.坚持作文以"写"为重点。小生作文属练习性质,是练习"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更应以写的指导为重点,特别是用词造句写作基本功的训练。

二、作文能力和应试能力的矛盾

生作文,应该是充满童真童趣又不乏稚气,是小生用自己内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是他们个体观察、思维、表达的产物。但这种作文在考试中不易得高分。考试中得高分的作文往往是那种立意深刻、内容丰富、语句精练的"范文"式的作文,绝大数同只能望文兴叹。但是这种应试作文,诀窍就是套作作文书刊上的作文。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1.让老师充分认识应试育的危害而摒弃套作的指导方法,真正按作文规律办事。2.改革作文考试方法,少考命题作文,多考非命题作文,少考大作文,多考小作文。把套作碰运气的机率降到最低限度。3.改进对师工作的评价方法,对老师的作文,除了看生的作文成绩外,更要以作文课堂生平时习作和语文活动来评价老师的工作。

三、生的个性差异与材统一的内容、要求、进度之间的矛盾

从道理上讲,作文是最具个性化的。古语说: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一个人的习能力、方式、习惯上的个别差异是很大的,反映在作文上,应该是各有特色,即使是对同一事物,兴趣不同、能力不同、认识方法不同,感受也不同,写作也应该是大异其趣的。从生的个性差异来说,作文应该是开放系统,采用个别化的,以满足每个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要,但是,现在采用的仍是班级,用的是统一的大纲、材。为了淡化生个性差异与统一材的矛盾,在中要坚持统一与不统一相结合。统一,即要有基本要求,使每个生都能达到大纲要求;不统一,即要加强选材指导,使每个生有话可说,同时要鼓励生写出自己不同的感受,做到同中求异,自由发展。此外,要提倡写生活日记和小练笔,开展作文竞赛活动,让生有发展个性、展示个性的机会。

三、读多写与减轻负担的矛盾

多读多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鲁迅在逝世的前一年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时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多看和练习--这就是写作的诀窍。小生的作文更是如此。据美国者研究,只读不写或只写不读,效果一样;又读又写,写作能力提高很快。义务育人材更是强调多读多写,在阅读量方面,除了用于的《课本》外,还配套增编了《自读课本》,阅读量比"部编"材增加一倍以上,背诵量更是增加了好几倍。作文方面,除了每个基础训练中的作文外,还增加了小练笔;此外,造句练习也是成倍增加。尽管今秋内容和要求做了一些调整,生的习负担似乎仍然比以往"部编"材重。推行素质育的初衷之一是减轻生过重的习负担。如何理解义"人版"语文材的习负担?写作是一种技能(阅读也是一种技能),技能的形成依靠足量的训练。为了达到提高生的写作技能,完成大纲规定的任务,"义"人材赋予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