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业有冷暖 填报志愿时,不可忽视将来的就业前景。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学迈进大学校门以后,发现所学的专业和自己的意愿相差甚远,无法安心学习,常常发出“上大学的路走对了,但门进错了”的感叹。还有些同学含辛茹苦地读了四年大学,待至踌躇满志地迈向社会施展才干的时候,却苦于社会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人才需求甚少,眼看着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备受青睐,自己却四处奔波、求职无门,甚至不得不长期待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不快的现象呢?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同学在填报志愿时,对选报的专业是否符合自身的发展,对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缺乏审慎的思考和准确的判断。具体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两方面的偏差: 首先,有些同学在选择所学专业时,忽略了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你所选的专业,将来从事的职业是什么?这些职业是否适合你自己?他们常常盲目地认为,不管什么专业,只要学校的“牌子亮”就行;或者出于从众的心理,选报那些大家都争着去的热门专业。而事实上,个人特征与职业特点的最佳匹配,是确定专业选择的重要前提。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获得成功,与他对所学专业和准备从事的职业是否有浓厚的兴趣,与他的性格、气质特征和他要从事的职业是否相适应有着极大关系。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过:“成功的秘诀是兴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从事教师职业时业绩平平,而他从事数学研究却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果,就是因为他的性格、气质类型不适于做教师而适于搞研究。所以,同学们在选报志愿时,一定要从自己的专业兴趣和性格、气质类型出发,从个人特征与职业特点的最佳匹配来选择相关专业,这样才能克服选报志愿的盲目性。 其次,有些同学在选择所学专业时,缺乏对这个专业在社会上需求形势的正确判断。大家知道,高校毕业生早已不是由国家包分配就业,而是走向市场,就是说大学毕业生将实行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就业。国家对大学生不再延续过去的“包分配、包当干部”的制度。正像商品的价格主要靠市场的需求来控制一样,大学毕业生资源的配置也要通过市场来实现。现实的情况是,由于一些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与之相应的一些专业人才供不应求,毕业生就业的“行情”非常好;有些专业供求平衡,毕业生就业难度不大;而有些专业前几年很抢手,近年来却有的不那么抢手了,有的甚至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态势;还有些专业多年来就业形势一直不甚乐观。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同学们在选报志愿时应该进行认真的分析、判断,摸清就业市场“行情”,同时还要对未来就业“行 情”的变化进行预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填报志愿的盲目性,防止将来陷入就业难的误区。 从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来看,毕业生的供与求的总量一直是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但具体到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以及不同地区,供求不平衡的现象却比较突出。这种不平衡的状况概括起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不同层次、不同隶属关系的学校看,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的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毕业生一直比较抢手;面向全国招生、主要在行业内就业的中央各部委直属的高校,由于行业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毕业生就业的难易程度存在较大的差距,是否属于那个行业的院校大多可从学校主管部门看出来;地方院校的毕业生,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人才的需求也存在较大差距。 2.从不同类别的高校来看,工科类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看好,但也有些专业不甚景气;师范类毕业生近年来就业形势普遍看好;综合大学(尤其是地方院校综合大学)的基础学科的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其他一些专业类别中,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容易,有些则相对较难。 3.从学历层次来看,近年来研究生普遍比较受欢迎,本科生的就业难度总的说来也不大,而专科生层次的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 4.从不同地区的毕业生供求形势来看,中心城市和沿海地区等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形势较好的地区,对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那里的毕业生就业相对比较容易;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就比较差。但是随着国家“十五”计划的实施以及西部大开发无疑会给大学毕业生创造大量工作岗位。 5.从社会的不同部门、行业对毕业生需求的趋势来看,又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 (1)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随着机构改革力度的加大,普遍实行精简分流、压缩编制和撤并机构的改革,接收毕业生的数量将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2)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结构性调整仍在进行,经济上尚未完全脱困,近年来接收毕业生的数量也大为减少。预计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对人才的需求将会逐步回升。 (3)乡镇企业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在国民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人才的需求也在稳步增长,在沿海地区体现得尤为突出。 (4)部队接收地方院校毕业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预计在近几年内仍会持续增长。 (5)民营企业、私人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等非公有制单位,尤其是从事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和研制的非公有制企业,近年来成为我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这些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已经并将继续有大幅度的增长。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我国告别“短缺经济”的大趋势,毕业生就业的竞争也将是激烈的,毕业生就业中的不平衡也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经过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的调整,从总体上讲,一些专业供大于求的矛盾将会有较大的缓解。 (二)适合的就是好的 1.大学的好坏是相对的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有一千多所,各校的办学实力、风格特点、学术水平、师资力量等不尽相同。按学科设置特点可分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