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志愿填报思路 根据历年来的招生实际,选择志愿的思想有以下几种:1.升学优先。以保证被录取为第一目标,其他因素放在其次。高考成绩不大理想又希望尽快升学的考生,可采用这样的思路。 2.就业优先。把将来毕业后求职是否方便放在第一位,其他因素作次要考虑。如果考生很有把握上线录取,可考虑采用此类对策。 3.性向优先。以满足考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作为主导目标,对这次能否被录取,将来能否顺利就业不作过多要求。具有突出发展潜力、家庭条件较好的考生,可按这种思路进行抉择。 4.成本优先。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如果估计自己能够被录取,可以选择收费标准相对较低或奖学、助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和专业,把其他因素放在其次。5.几项兼顾。如果考生没有某一方面的特殊条件和要求,可以将升学与就业或性向与成本等几个因素适当兼顾,统筹考虑。 但无论立足于何种考虑,最后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学校和专业。 (二)挑学校 1.逐步缩小候选范围 (1)将候选院校清单排序,一是按不同录取批次分别排序,二是将不同批次院校又分成3个档次按顺序排,便于最后确定第一、二、三志愿。 (2)先选大范围,然后逐步缩小,最后筛选。第一步主要根据自身条件:从自己在本省考生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着眼,看看在高考中正常发挥能达到哪一批录取院校的分数线,结合自己掌握的信息,从中挑出较大范围的一批院校。第二步是再缩小范围,即从其中挑出不超10个的本省院校或外地院校备选。第三步是全面权衡逐步淘汰一些,最后筛选出3所不同层次的院校,作为自己的重点志愿院校。往后各批院校都可依此法处理。第二种办法是先选地区,再选高校。按地区各选几所院校作为候选,然后再分析对比,排出先后次序,最后确定出各批次的第一、二、三志愿。在采用这一方法时要注意不要死盯住一省一市的院校,特别是京、沪两市,历来是全国各地考生追逐的焦点,最好是将选报京、沪院校和选报他处院校相结合,选报此一地区院校与彼一地区院校相结合,选择省内院校与省外院校相结合。 2.确定第一志愿学校 考生填报志愿时,要反复比较、反复思考,绝不能有半点马虎。特别是第一志愿,更要慎重。第一志愿报好了,考生如愿以偿,若第一志愿报得不恰当,就很可能名落孙山,或者即使能考上大学,但很不满意,遗憾无穷。 确定第一志愿学校,要把住两点,一是目标要准确,尽量争取被第一志愿学校录取,二是尽量选适合于自己的理想学校。为保证实现这两点,首先要依据自己的定位列出候选学校,将他们按录取分高低和自己喜欢程度排个序。其次要顾及自己的志趣和高考发挥情况,实事求是地填报志愿。一般而言,对学习成绩不同层次的考生,选志愿的立足点可有不同。如果你的成绩非常优秀,在填报志愿时可重点考虑你的志向、兴趣和爱好;如果你对自己的高考成绩没有多大把握,那么你应该考虑填报怎样的院校被录取的可能性大。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在本科与专科之间,哪怕是调剂录取,最好先确保本科录取。目前各个学校都有一些为学生发展个性提供的机会,如双学位、辅修专业、入学一年后重新选专业等。 录取分几批次,志愿表中就分几个批次栏,每个批次都有第一志愿问题。建议在填报各批第一志愿时,(1)依据基本类别,范围内要“稳”,范围外要“冷”。就是说,如果估计自己最大可能在第二批院校录取,那最好在第二批院校内选招生数多的,估计自己的考分高出其近几年录取平均分数的院校为第一志愿。如果估计的考分在其平均分附近,被该院校(或该批院校)录取的可能性不大,那就应该在该校中选其“冷”的专业,或者在该批院校中选冷的院校,(2)选报第一志愿时,不要过高、过专、过热、过偏,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着眼录取。 3.梯度的设置 高考各批志愿一般设计3个学校志愿栏,也有省在1个第一志愿学校后面,设5个平行的学校志愿。当然每批志愿中第一志愿至关重要,但不是说第二志愿就可有可无。从每年的录取实际来看,除少数国内著名高校从未录取过非第一志愿考生外,许多重点学校都录取第二志愿高分考生,尽管数量有限,毕竟还是录取了。至于普通本科院校,大多要录取20%左右的非第一志愿考生。问题是考生第一志愿落选后,如何能被第二志愿学校录取?这就要看他第二志愿学校填得是否合理,也就是说有没有合理的梯度。这里所说的梯度就是一、二志愿学校的录取分数差。所选的两所学校,录取分数差过大,会浪费一些更好的机会;分数差过小又不能确保第二志愿的有效性。那么学校志愿梯度较为合理?结论是没有确定的数值,要按不同情况分别处置。 讨论的前提条件是,假定考生填报的第一志愿基本合理,即使未被第一志愿的学校录取,考分也止不过相差几分。如果自我定位失准,高考成绩与第一志愿学校的录取分相差几十分的话,几乎相差了一个录取批次,其第二志愿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