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3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诘问(jié)取缔(dì)侮辱(wǔ)镶嵌(xiāng)B.震悚(sǒng)门框(kuāng)惶恐(huáng)捎带(xiāo)C.晌午(shǎng)麦茬(chā)门槛(kǎn)诘问(jí)D.茉莉(mò)衰悼(diào)憎恶(zèng)孤孀(shuāng)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降格烦琐塌败辫子B.遭糕粗茁疮疤絮说C.荒辟滞笨愧作撬开D.醒误烦燥竹竿书斋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B.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唯恐它被巨浪打翻。C.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D.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并倾听着大桥建设者的英雄事迹。B.通过他的努力,使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管理。D.同学们被大雨淋得浑身湿透了,仍然精神饱满地前进。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B.一个国家的强盛,必然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C.书没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D.每群大约一、二十只,不知叫什么名的鸟,转了几圈,就匆匆飞走了。6.说说下列语句在刻画人物方面所运用的描写方法。(3分)(1)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2)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3)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7.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卖油翁》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的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B.《台阶》以“台阶”为线素,来反映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付出了汗水和辛劳。C.《阿长与》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感情,文章选自《响喊》。D.《老王》一文描写老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写他的“善”;一是写他的“苦”。8.古诗词积累。(6分)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