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资源简介:
3 乡愁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能力。2.感知诗歌内涵,初步掌握意象和意境;能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过程与方法1.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诵读诗歌的要领和技巧。2.在分析品味诗歌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诗人所表达的乡愁,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重点在朗读中感知《乡愁》的意境和情感。难点对诗中四种意象的把握,体会意象和构思对表达乡愁的作用。诵读法、合作探究法。音频朗读、多媒体课件。1课时同学们,从小到大,你们离开过爸爸妈妈吗?当离家三五天,或半个月的时候,你们会想家吗?我们想家时,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在异乡的游子,特别是台湾同胞,因海峡两隔,长期不能见到亲人们,那才是真正的愁,真正的痛啊!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余光中那浓浓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余光中(1928~2017),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代表作有《乡愁四韵》《乡愁》《春天,遂想起》《等你在雨中》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领域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1972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这首“浅易”但韵味无穷的《乡愁》。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