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资源简介:
3 乡愁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的思乡之作——《乡愁》。(板书)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余光中(1928—2017),台湾诗人、散文家,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代表作《乡愁》。(2)背景链接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与亲人的多次聚散离合之中度过的。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2.生难字词(1)字音邮票(yóu) 窄(zhǎi) 矮(ǎi)大陆(lù)乡愁(chóu)坟墓(mù)(2)词义【乡愁】思乡的愁闷。【邮票】邮政部门发行的、用来贴在邮件上表明已付邮资的凭证。【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两个洋的狭窄通道。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1.朗读指导(1)听录音,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明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深沉中又略带哀伤,所以朗读时的速度是缓慢的。(2)生小声朗读,边读边标出节奏和重音(“/”“·”),师巡回,指导有疑难的同学。明确: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1)师述:诗歌的语言无时不在敲打着我们的心灵,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诗歌,感知诗意。(2)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四个小节的内容。明确:母子分离、夫妻分别、母子死别、家国分离。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乡愁萦绕了诗人一生?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