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资源简介:
9三峡教案[课件2:题目](等待上课时用)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2.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3.感受三峡的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学习重点:1.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2.感受三峡的自然之美。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引得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为之倾倒。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吧。[课件3,展示“学习目标”]二.作者简介首先,让我们走近本文的作者郦道元——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作《水经注》。《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课件4,展示“走近作者”]三.三峡简介接着,我们来了解三峡:长江三峡,是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上最神奇、最壮观的一段峡谷。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西起巍巍巴山脚下的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其中峡谷段90公里。[课件5--8,展示“关于三峡”]四.初读课文、整体把握(一)初读课文1.读准字音:同学们先自读课文,把读不准的字划出来。(学生自读课文)[课件9,展示“读准字音”]现在我来考考大家,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字,看看你是否都能读准确。(挑一名学生试读,然后全班齐读)2.听读课文:听录音,跟读课文。[课件10、11:听三峡录音](二)整体感知1、自学释疑: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意。[课件12]2.自学检测:请同学们在自学的基础上来辨析词义、翻译句子。(找2—3名学生来完成)[课件13--15]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